聊起这个话题,恐怕很多人会想到各大机构每年举办的雪茄排名赛,他们的打分标准看起来相当全面且权威,包含了外观、结构、香气、燃烧、烟灰、口感、余味等等。但作为一般茄客,真的不需要那么专业,你也很难分辨出92.3分和92.5分的差别。
只要大概率不翻车,享受到一段属于自己或和朋友间的惬意时光那就足够了。并且,在实体店当你决定要不要买的时候也不存在点一支试试的可能性,这种场景下,中医技能不可或缺。
~望~
从外观上能看到的信息包括色泽、卷制均匀度、茄衣优劣、茄帽、茄脚、茄芯、质感。
关于雪茄颜色有很多文章涉及,这里就不科普了,只说结论:颜色深浅不影响品质。但整盒买时盒内的每支雪茄应该基本无色差或即使有细微色差,也是从左至右渐变,因为这是雪茄出厂时的要求。如果不是这样,则大概率是假货。骗子们看到这里是不是准备下苦功练眼力习得渐变排列技能了?虽说如此,但面对深褐色和土黄色的两支茄,绝大部分人还是会认为前者更优秀,原因就在于“泽”上。
泽是水聚集的地方,色泽除颜色以外还有光泽。好的雪茄适度湿润且泛着油润光泽,这是发酵充分的表现。而土黄色的雪茄总是让人联想到干枯。
卷制均匀度在视觉上的表现是看茄衣下面有没有硬块凸起,类似蛤蟆的背部。
良品的典范是大卫杜夫,完美的圆柱形,完美到不像是手工作品。
还有一个看点是雪茄直不直,上下是否一样粗,鱼雷形雪茄的尖顶是否居中。茄衣应该平整,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表面不应该有很突兀的叶梗(这条并不绝对)、裂痕、虫洞或不同色块,个别斑点是可以容忍的(自然现象),只要不是霉点。
茄帽需圆润紧实,卷制整齐,无松散或开裂,是不是三层不必强求,因为这不是非古的标准。
茄脚切口平整是必须的,关键是看有没有爆脚。
从切口处可以看到茄芯的断面,大致可以了解到雪茄采用了哪种卷法(传送门:雪茄的多种卷法)。另外,优质雪茄的茄芯会有浓淡搭配,你一般可以看到两种存在明显颜色差异的茄芯存在。
质感就是对整体质量的感觉,相对比较主观,综合上述所有项目后每个人会有他自己的心理定位。
~闻~
用完了眼睛用鼻子,不能点燃的话只能干闻。未点燃的雪茄散发出来的气味远远弱于点燃后,所以感冒时建议跳过此步骤,闻不到是小事,鼻涕滴上去可就不得不买下来了。
优质雪茄清淡点的会散发自然的烟草香,可能伴有雪松、可可、泥土或花香,浓郁点的会有奶酪香、甜味或墨水味。如果你闻到了干草味或阴干袜子味(氨),那可以断定这是支烂茄。
~问~
这个技能最简单,就是直接问雪茄:“你是支好茄吗?”。如果它没回答,那么就跳过该步骤进行下一步;如果它回答你了,那么就放下,转身回家戒毒。
~切~
用手指轻捏雪茄,整体软硬适中且均匀,无明显凸起或凹陷(若某部分过软,可能内部烟叶松散;过硬则可能卷制过紧,影响燃烧)。
捏的力度反馈也可以测试茄衣的柔韧度,但要千万当心,碰上太薄或太干的茄衣,用力过猛直接就给你裂开了,结果被强制买下一支烂茄。雪茄的弹性用以判断湿度,捏下去不怎么回弹的说明湿度太大,内部粘连。最后一个Tip,捏完后手指相互搓一下,有点油脂的粘稠感说明发酵充分,但需要结合上述其他因素区别潮湿。
还有一个也算是用手的技巧,在整个过程中感受雪茄的重量。
抽多了你会对各种款型的重量有个大致感觉,相比之下过轻了则意味着太干或茄芯料给的不足或是短芯,过重则有可能是太湿。如果原因是茄芯料足也未必是好事,可能引发堵的问题。
老中医终极建议:技能不足就去雪茄吧抽,遇坑直接要求换一支。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