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烟爆珠微商“避实就虚”:监管缝隙中的灰色生意
近日,关于外烟爆珠在微商平台上肆意售卖的现象再次引发关注。这些微商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巧妙地规避监管,在灰色地带牟取暴利,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所谓的“避实就虚”,指的是微商在宣传和交易过程中,刻意回避产品来源、成分、以及相关的法律风险,转而强调产品的高档、时尚、个性化等特点,吸引消费者购买。他们通常不会直接宣称销售的是走私烟草制品,而是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例如“进口烟”、“免税烟”、“高端烟草制品”等,来掩盖其非法性质。 图片和视频中也往往只展示产品包装,刻意回避与进出口相关的任何标识。
这种“避实就虚”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信息模糊化: 微商很少直接说明产品的具体产地、品牌以及相关的资质证明。他们通常只发布一些产品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强调产品的口感、包装以及所谓的“独特之处”,避免提及任何可能触及法律红线的敏感信息。例如,他们会说“朋友从国外带回的”、“正品保证”,但却无法提供任何正规的进出口证明或者海关报关单据。
二、交易方式隐蔽化: 为了躲避监管部门的查处,微商通常采用私下交易的方式,例如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沟通和交易,避免留下正式的交易记录。他们往往要求消费者先付款,再通过快递或者其他方式发货,并且常常不提供正规的发票或收据。这种隐蔽的交易方式,也给消费者维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宣传策略误导化: 微商在宣传过程中,常常夸大产品的功效和特点,例如声称“口感更醇厚”、“更健康”等等,利用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盲目信任和对健康概念的关注来吸引消费者。 他们刻意回避爆珠烟草制品本身存在的健康风险,甚至暗示其比国内正规烟草产品更安全,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而实际上,所有烟草制品都对健康有害。
四、售后服务虚无化: 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其他纠纷,微商通常会采取逃避责任的态度,难以联系上或者推卸责任。由于交易方式的隐蔽性,消费者维权的难度非常大,甚至难以找到相应的渠道进行投诉。
微商销售外烟爆珠的行为,不仅触犯了《烟草专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风险。首先,这些外烟爆珠的来源不明,其质量和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消费者购买后可能会面临健康风险。其次,这些非法交易活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冲击了国内烟草行业的合法经营。最后,由于其交易方式的隐蔽性,也给监管部门的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近些年来,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微商销售外烟爆珠行为的打击力度,但由于其“避实就虚”的策略,以及互联网监管的复杂性,执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化名”甲,一位在某电商平台举报外烟微商的消费者就反映,尽管平台进行了处理,但类似的店铺很快就以新的名称和账号再次出现。
要有效打击这种行为,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微商销售外烟爆珠的法律责任。其次,需要加强监管,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行为。同时,也需要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最后,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烟草制品危害的认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总而言之,外烟爆珠微商的“避实就虚”策略,是其逃避监管、牟取暴利的关键手段。 彻底铲除这一灰色产业,需要政府部门、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健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