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富“民” 贵州楼纳产业综合体是这样的景象

2025-04-09 香烟资讯 10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农闲季节,贵州省黔西南州楼纳产业综合体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产业工人却一点也不得闲,她们忙着管理大棚里的蔬菜、忙着耕地,种下烟后的又一季希望。春秋轮回、夏冬更迭,楼纳产业综合体就这样走过了四个春夏秋冬。

一路走来,楼纳烟叶产业综合体用创新强产、设施保业、多业融合,绘就产业发展的多彩画卷。

创新强,产业旺

楼纳产业综合体将科技创新作为赋能烟草产业发展的关键,致力于探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针对烟区干旱频发、病虫害等胁迫问题,组织开展AM真菌使用、微生物菌剂施用、抗病有机肥以及节水滴管技术推广运用,旨在探索增强烟株抗性、提高烟草根系活力和增强复杂气候应对能力,致力于提高烤烟质量,助力烟农增收,为烟叶生产注入‘新力量’。依托搭建的‘育苗工匠室’‘农机工匠室’‘成果转化园’等平台,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含金量、成果转化效益质。”楼纳综合体负责人郑俊锋说。

为解决烤烟抗旱移栽这一难题,2024年,黔西南烟草全大力推广节水滴灌技术。推广面积达11万余亩,是黔西南抗春旱的一次技术变革。“节水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烤烟生产用工上大幅降低了烤烟种植成本,在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而楼纳始终走在先行先试的行列。”生产经营中心曹兴兵说。

向创新要效益,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烟农对烟叶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能力。数字化管理系统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监测气象条件,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新技术的创新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质量,农民获得了更好的产品附加值,将现代化、数字化、机械化融入到烟叶生产过程中,大力提升现代烟草科技含量,生产出风格彰显,香味独特的烟叶。

模式新,效益好

楼纳综合体在机械化设备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将优化设施视为保障产业发展的基础。

2024年,楼纳综合体内种植烤烟1626亩,烟农22户,户均种植面积73.9亩。户均规模的扩大,高效生产模式就应势而生。

除了配备育苗大棚,集群烤房提高集约化生产之外,还通过土地整治,实现土地宜耕,健全完善烟路、烟水、病虫害测报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设备,通过总结创新,改进烤烟专用打孔器、施肥器、覆膜器、拔杆器等专用设备,实现减工降本,提高单产和利润。

创新机械化设备体系的应用,使烟草生产过程更加智能、高效,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让农民的收益稳步提升,更是对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探索。

“现在打地用机子,起垄用机子,盖膜用机子,很多烟叶生产的环节都用上了机械,大幅降低了我们的成本,种烟变得轻松了,收入也增加了。”烟农汪全能说。

产业兴,百姓富

楼纳综合体覆盖土地3100亩,土地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统一集中流转和规划种植。依托烤烟产业优势助推农村特色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烟农致富的重要抓手。楼纳综合体以示范生产为引领,积极构筑“烤烟+N”特色产业框架。将烤烟与油菜、花菜、大蒜等其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多元化农业经济的发展。

“楼纳综合体根据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原则,推动多方共建,打造土地规划好、生产技术优、产业效能高的示范性综合体,利用种烟闲置时间积极探索规模化种植哈密瓜、符合市场需求的水果蔬菜,建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固定收购商’订单合作模式,形成品牌,扩大影响力,积极探索规划旅游线路,实现有人来,留得住的旅游产业。”合作社社长刘祥州说。

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烤烟+N”示范模式,楼纳综合体不仅推动了烤烟的发展,还促进了其他农产品的增产,带动了农村农民就业。这一示范效应吸引了更多的产业和农民参与,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民收益的提升。

2024年,万鲁基地单元楼纳综合体实现“烤烟+”多元种植收入140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在家乡务工3万余人次,实现劳动用工收入300多万元。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30471.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揭秘香烟回收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近日中华烟回收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作为国内高档香烟的代表中华烟不仅是节日送礼的常...

香烟资讯 2025-09-29 120 0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近日一种名为越代的香烟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它宣称能够帮助烟民减少吸烟量甚至最终戒烟这种香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香烟资讯 2025-09-29 1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