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滕州卷烟厂制丝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生产线上设备高速运转,一批批烟丝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这些设备的背后,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齐鲁首席技师、滕州卷烟厂高技能人才吕宜雷。
1998年,年轻的吕宜雷成为滕州卷烟厂制丝车间一名普通的润叶加料工。面对每一次原料的投放、每一次设备的启动,他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
凭着认真钻研的精神,2005年,吕宜雷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重要转型——成为一名机械维修工。从此,他开始直面设备故障的挑战,成为车间里的“急诊医生”,顺利完成多项抢修任务。
2019年,吕宜雷被推选为制丝机械维修主管。2024年1月,吕宜雷获评制丝维修高级技师,实现了滕州卷烟厂在这方面零的突破,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标杆。
作为维修主管,吕宜雷深刻认识到,创新是推动设备性能提升的核心动力。他带领维修团队积极开展设备周期定量维修,将预防性维修理念巧妙地贯穿于设备周期管理之中。
在制丝车间,制丝回潮滚筒类设备预热时间过长一直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吕宜雷带领团队深入剖析设备结构,经过无数次试验,不断调整参数、优化流程,最终成功找到降低预热时间的关键方法。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降低制丝回潮滚筒类设备预热时间”项目还获得2019年山东中烟QC创新成果发布会一等奖。
此外,吕宜雷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担负起制丝车间技能鉴定培训的重任,致力于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他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程,把多年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之中。近几年,他组织岗位练兵、技能鉴定理论和实操等各类专业培训30余次,参与培训人员约350人次,为车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
与此同时,作为车间技能竞赛教练组成员,吕宜雷更是精心培养每一位参赛选手。他根据选手的特点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际操作,从心理素质到应变能力,耐心细致地进行全方位指导。
在“泰山杯”第二届山东中烟烟机设备操作职业技能竞赛前夕,他陪着选手朱袄铭、赵杰进行了艰苦训练。他仔细分析比赛中的每一个细节,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帮助他们提升应对能力。最终,朱袄铭、赵杰在竞赛中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
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一步步成长为齐鲁首席技师,吕宜雷用坚守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用创新书写着对技术的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在设备维修领域发光发热,引领更多员工踏上技能成才之路。
吕宜雷在调整加料喂料机底带。周楷博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