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北京,习习春风带来阵阵暖意,为城市注入盎然生机。
日前,北京烟草物流中心园区内,联合工房二楼的设备声打破了春日的宁静。工程技术部工程师乔锌紧盯着新异型烟分拣线的监控系统屏幕,鼠标悬停在绿色启动键上。
“3,2,1……运行!”随着总控指令下达,一条编号为“半1”、长35米的分拣线开始运行。立式分拣机接收到来自电控系统的分拣指令,将卷烟从不同烟仓中推出,高速皮带机以1.2米/秒的速度将3条子线上不同品规的卷烟输送至会合点。经过激光打码、堆叠裹包、自动贴标等动作,第一个烟包平稳落入下线口,联合工房内响起了热烈掌声——首套国产化卷烟分拣核心电控系统正式运行。
“半1”分拣线经改造调试正式投入运行。
在北京烟草物流中心,随着卷烟结构的变化,标准烟产能过剩、异型烟产能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物流服务保障能力。同时,分拣设备核心电控系统长期依赖进口,备件采购周期长、单价高且资金占用较多。
“PLC是控制设备的核心系统,就像分拣线的‘心脏’。”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张兴旺形容道,“使用进口电控系统,如同自己的心脏搭着别人的起搏器。”面对关键技术“卡脖子”风险,升级改造势在必行。技术团队立下军令状:通过技术改造将标准烟分拣产能转化为异型烟产能,打造一条由国产化卷烟分拣核心电控系统控制的分拣线。
攻关团队分秒必争开启攻坚。5天完成旧设备拆解清运,24天实现机械精准安装,6天攻克电控信息调试难题,5天模拟订单流程测试,最终以真实订单顺利分拣圆满收官。
技术团队推进设备调试。
新的核心电控系统已全面更换为国产部件,国产PLC实现分拣线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提升了设备国产化率,增强了供应链稳定性。
“全线开展PLC国产化替代,对我们而言存在较大困难。”仓储分拣部工程师张雨佳说,“一方面,我们对进口编程界面布局深度依赖,编程逻辑已形成固定模式,对于新系统的认知和操作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另一方面,新旧系统在硬件性能和软件编程方面存在差别,需要我们建立全面差异矩阵,将国产和进口PLC的硬件参数、软件特性逐项做比对,工作量很大,调试要求也很高。”
在这条全新分拣线的电控柜里,清一色的“中国白”PLC取代了往日的“德国蓝”,然而组件在排布上却显得有点“空荡荡”——这是由于电控系统部件体积比原先缩小了50%。在国产PLC控制下,3条子线高效运转,整条分拣线同时完成180种品规异型烟的分拣任务。
电控柜内,国产PLC全面替代了德国PLC。
仓储分拣部机电维修工福名刚将拆下的进口电控系统元件收纳在箱子里,笑着说:“这个用了7年的德国零件,终于正式‘下岗’了。”
除国产化之外,“修旧利废”也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
技术团队坚持“物尽其用”,对原分拣线电机、传动部件、电控元件等核心部件开展全面评估修复,利用率达80%;贴标机、空箱回收机、热缩炉、件烟货架、打码机等配套设备实现了完全利旧。
“利旧改造给新系统方案设计、机械安装和运行调试带来了一定困难。”张兴旺说。为了适应不同卷烟的出烟要求,需要把旧设备的100多条标准烟打击机构链条进行逐一拆解与接装。这条利旧改造的分拣线,相比全新同等配置的分拣线节省费用约20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改造后,北京烟草物流中心小规格卷烟整体分拣产能提升约36%,分拣作业由“双班”变为“单班”,预计每年节约能耗费用35万余元。
这场国产化改造攻坚战,改出了一条核心电控系统国产化的分拣线,也改出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底气。北京烟草物流中心表示,将落实“提质增效、控员增效、降本增效”工作要求,主动练好“内功”,持续探索核心工艺自主管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行业物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