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免税香烟低价进口背后的“人之常情”
近日,一则关于免税香烟低价涌入市场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本应在特定渠道销售的免税香烟,不知通过何种途径,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现在了一些零售店甚至街头巷尾。这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免税香烟的低价倾销又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冲击?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免税烟“亲民价”的诱惑
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烟民对免税香烟并不陌生。“化名王叔”是一位有着二十年烟龄的老烟民,他告诉记者:“都知道免税烟便宜,但以前不好买,现在好像渠道多了,经常能看到有卖的。”的确,相较于正规渠道的香烟,免税香烟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以某品牌香烟为例,免税店售价可能只有市场价的一半甚至更低。
“化名李姐”在一家小型超市工作,她坦言,自己也曾考虑过进一些免税烟来卖。“确实利润高,很多顾客也会问有没有。但总觉得来路不明,怕惹麻烦。”李姐的顾虑代表了很多零售商的心声。
“人之常情”背后的灰色地带
那么,这些免税香烟究竟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呢?记者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到,免税香烟的流向复杂,涉及多个环节。
首先,一部分免税香烟可能来自旅客超额携带。根据相关规定,旅客携带入境的香烟数量有限制,超出部分应主动申报并缴纳税款。然而,一些旅客为了省钱,可能会铤而走险,超额携带,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将香烟销售出去。
其次,一些免税店内部人员也可能存在违规操作。“化名张哥”曾在某免税店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向记者透露:“店里确实有一些漏洞可以钻,比如虚报损耗、内外勾结等等。这些‘损耗’的香烟,最后都流向了市场。”
此外,也不排除存在走私等非法渠道。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将免税香烟走私入境,然后通过地下渠道进行销售。
低价冲击波: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免税香烟的低价倾销,无疑会对正规香烟市场造成冲击。一方面,它会挤压正规香烟的销售空间,影响烟草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价格体系混乱。
对于消费者而言,低价免税烟似乎是一种福利。但“化名赵律师”提醒消费者,购买来路不明的香烟存在风险。“首先,这些香烟的质量难以保证,很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其次,购买走私香烟也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处罚。”
对于政府而言,免税香烟的非法流通也会造成税收流失。烟草税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如果大量免税香烟流入市场,势必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
监管之手,如何才能“防微杜渐”?
面对免税香烟低价倾销的现象,加强监管是关键。一方面,海关部门应加大对旅客携带物品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超额携带、瞒报等行为。另一方面,烟草专卖部门应加强对免税店的监管,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内部人员违规操作。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走私香烟等违法行为。可以通过设立举报热线、开展专项整治等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走私香烟的合力。
在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让消费者明白,购买走私香烟不仅违法,而且存在健康风险。
免税香烟低价倾销的背后,是“人之常情”的贪欲,也是监管漏洞的暴露。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堵塞漏洞、提高意识,才能真正遏制这一现象,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来源:环球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