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哪里拿得到一手烟“防意如城”?
近些年来,戒烟话题热度不减。各种戒烟方法、产品层出不穷,但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对于烟民而言,戒烟难,难于上青天。其中,“心瘾”更是戒烟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正如古人所说,“防意如城”,控制心底那股想要抽烟的欲望,堪比守城一般艰难。那么,究竟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烟民朋友们更有效地“防意如城”,抵抗心瘾呢?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戒烟机构和专家,希望能为大家找到一些答案。
“心瘾”猛于虎,戒烟先攻心
“很多人戒烟失败,并非身体对尼古丁的依赖,而是心理上的依赖。”戒烟咨询师王女士(化名)告诉记者。“这种心理依赖,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瘾’。它会在特定情境下,比如压力大、社交场合、饭后等等,突然冒出来,让人难以控制地想要抽烟。”
王女士介绍说,心瘾的根源在于,吸烟行为与某些积极的情绪或感受建立了条件反射。比如,有人觉得抽烟能缓解压力,有人觉得抽烟能让自己更融入社交圈子。长期下来,大脑就会将吸烟与这些积极体验联系起来,一旦遇到类似情境,就会发出“想抽烟”的信号。
“所以,戒烟的关键,就是要打破这种条件反射,重新塑造大脑的认知。”王女士强调。
一手烟“防意如城”,方法很重要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王女士给出了以下建议:
* 认知重塑: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不仅仅是对自己身体的危害,也包括对家人和朋友的危害。可以通过观看戒烟宣传片、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加深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同时,也要重新审视吸烟与积极体验之间的联系。比如,可以反思一下,抽烟真的能缓解压力吗?或者只是暂时麻痹自己而已?
* 情境回避: 尽量避免容易引发吸烟欲望的情境。比如,如果饭后容易想抽烟,可以尝试饭后散步或者喝茶。如果社交场合容易想抽烟,可以尽量减少参加社交活动,或者在参加活动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告诉自己不要抽烟。
* 转移注意力: 当吸烟欲望强烈时,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比如,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听音乐、看电影、运动等等。或者,可以和朋友聊天、打电话,分散注意力。
* 寻求支持: 戒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可以告诉家人、朋友或者同事,自己正在戒烟,请他们给予支持和鼓励。也可以加入戒烟互助小组,与其他戒烟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
*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自己难以控制吸烟欲望,可以寻求专业的戒烟咨询师或者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戒烟方案。
戒烟产品助力,但不能完全依赖
市场上有很多戒烟产品,比如尼古丁贴片、电子烟等等。这些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戒断症状,降低吸烟欲望。但是,王女士强调,戒烟产品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依赖。
“戒烟最根本的还是靠自己的意志力。”王女士说。“戒烟产品可以缓解生理上的依赖,但无法解决心理上的依赖。所以,在使用戒烟产品的同时,一定要配合认知重塑、情境回避等方法,才能真正摆脱心瘾。”
成功戒烟,生活更美好
戒烟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化名李先生是一位有着20年烟龄的老烟民,他曾经尝试过多次戒烟,但都以失败告终。近日,他在王女士的帮助下,终于成功戒烟。
“戒烟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李先生高兴地说。“以前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抽烟,现在早上起来,感觉空气都是清新的。而且,戒烟后,我的身体也好了很多,以前经常咳嗽,现在咳嗽也少了。”
戒烟不仅能改善身体健康,还能提升生活质量。化名张女士的丈夫戒烟成功后,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以前他抽烟,家里到处都是烟味,孩子也不喜欢和他亲近。现在他戒烟了,家里空气清新多了,孩子也更愿意和他玩了。”张女士说。
戒烟是一项挑战,但也是一份送给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礼物。希望每一位想要戒烟的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战胜心瘾,成功戒烟,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请记住,戒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和未来的幸福!
【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