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免税一手外烟货源“人才济济”
“免税外烟,一手货源,绝对正品!” 近些年来,类似这样的广告语在一些社交平台和电商渠道屡见不鲜,吸引了不少烟民的目光。然而,在这看似诱人的低价背后,却隐藏着一条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以及真假难辨的市场乱象。所谓的“人才济济”,实则鱼龙混杂,暗流涌动。
低价诱惑:真的是“馅饼”吗?
相比于国内正规渠道销售的外烟,这些“一手货源”往往价格低廉许多,这让许多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趋之若鹜。来自北京的烟民李先生(化名)就曾尝试过从一位自称“一手货源”的卖家处购买外烟。他表示:“当时确实是被价格吸引了,比市面上便宜不少。但拿到手后,总觉得味道有点不对劲,后来仔细对比,发现烟盒包装也存在细微差别。”
像李先生一样,抱着捡漏心态却买到假烟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业内人士王师傅(化名)透露,这些所谓的“免税一手货源”,来源复杂,真假难辨。一部分可能确实是从免税渠道流出的,但数量有限,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非法途径走私入境,甚至直接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人才济济”背后的利益链条
“免税一手外烟”的火爆,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有负责从境外走私的“水客”,有负责在国内分销的代理商,还有专门负责制作假烟的黑工厂。
一位长期关注烟草市场的律师张先生(化名)表示,这些“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走私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将外烟运入国内,然后通过代理商分销给下线卖家,最终流入消费者手中。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层级都会从中牟利,而最终的受害者,往往是消费者和国家税收。
真假难辨:消费者如何辨别?
面对市场上真假难辨的“免税外烟”,消费者该如何辨别呢?烟草专家赵工(化名)给出了以下建议:
* 看包装: 正品外烟的包装印刷精美,字迹清晰,防伪标识齐全。而假烟的包装往往粗糙,字迹模糊,防伪标识也可能存在漏洞。
* 闻气味: 正品外烟的烟丝气味醇正,口感舒适。而假烟的烟丝气味刺鼻,口感粗糙。
* 查渠道: 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外烟,如大型超市、烟草专卖店等。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一手货源”,更不要贪图便宜。
监管难题:如何斩断黑色产业链?
打击“免税一手外烟”的非法交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海关加强对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切断非法外烟的入境渠道。另一方面,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关工作人员刘科长(化名)表示,打击走私外烟面临着诸多挑战。“走私手段越来越隐蔽,走私路线也越来越复杂,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由于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不断尝试新的走私方式。”
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免税一手外烟”的非法交易,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税收安全。只有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才能让“免税外烟”市场回归正轨。
【来源:澎湃新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