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APP还能“偷偷摸摸”买烟?一场关于线上购烟的“唇枪舌战”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监管的日益严格,曾经遍地开花的线上购烟平台,似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然而,总有人试图在规则的边缘游走,一些APP或小程序,依然以各种“擦边球”的方式,提供着线上购烟服务。围绕着“哪个APP还能买烟”的话题,一场关于监管、需求、以及平台责任的“唇枪舌战”正在悄然展开。
用户:需求依然旺盛,“偷偷摸摸”只为方便
“王强”是一位有着多年烟龄的老烟民,他坦言,尽管知道线上购烟存在监管风险,但他仍然偶尔会通过一些APP购买。“主要是方便,不用出门,送货上门,对于我们这种工作忙的人来说,确实省了不少时间。”王强说道,“而且有些时候,一些特定的品牌,在线下店不好找,但在网上却能轻松买到。”
像王强这样的用户不在少数。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但一些烟民表示,线上购烟的确能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种需求的客观存在,也成为了某些APP“偷偷摸摸”提供服务的土壤。
平台:改头换面,“曲线救国”暗度陈仓
那么,这些“偷偷摸摸”提供购烟服务的APP,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李梅”是一位曾经在某电商平台工作过的运营人员,她透露了一些行业内的“潜规则”。
“很多平台会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李梅解释道,“比如,将烟草制品伪装成‘礼品’、‘特产’等进行销售,或者通过一些隐晦的关键词搜索,才能找到相关商品。更有甚者,直接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易,线下发货。”
这些平台往往会在APP的显眼位置避免直接出现“香烟”、“烟草”等字眼,而是用一些替代词,比如“烟具”、“打火机配件”等来掩人耳目。同时,它们还会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一些关键词搜索,以躲避监管的审查。
监管:重拳出击,线上购烟并非法外之地
面对线上购烟的乱象,监管部门并非无动于衷。近些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线上非法售烟行为。
“赵局长”是某地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他表示:“线上销售烟草制品本身就是违法的。我们一直都在密切关注互联网平台的动向,一旦发现有平台违规售烟,一定会依法进行查处。”
监管部门通常会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监管,包括:定期巡查各大电商平台、设立举报渠道、利用技术手段监测违规行为等。对于违规平台,将会处以罚款、下架商品、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律师:平台需担责,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
“孙律师”是一位专注于互联网法律的律师,他认为,在线上购烟的问题上,平台需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平台作为经营者,有义务对平台上销售的商品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孙律师表示,“如果平台明知或应知用户在平台上销售违禁品,而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那么平台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孙律师也提醒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一些来路不明的APP或平台。“购买烟草制品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贪图便宜,以免上当受骗。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给不法分子。”
:“猫鼠游戏”何时休?
线上购烟的“唇枪舌战”还在继续。一方面,是用户的需求和平台“偷偷摸摸”的经营;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和法律的约束。这场“猫鼠游戏”何时才能休止?或许,只有通过更加严格的监管、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消费者更加理性的消费行为,才能真正规范线上烟草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归根结底,烟草专卖制度的核心在于控制销售渠道,而任何试图突破这一红线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代价。
【来源:法制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