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高仿烟商家“寥寥无几”背后:真假难辨的灰色地带
“高仿烟?现在做这个的,真是寥寥无几了。”张强(化名),一位在烟草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业内人士,近日向我们透露。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却揭开了一个真假难辨、暗流涌动的灰色地带。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高仿烟似乎无处不在,朋友圈里、社交平台上,总能看到一些低价“正品”香烟的身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张强摇摇头,点燃一支烟,缓缓吐出一口烟圈。“以前确实多,但现在查得严,想大规模做,风险太大了。”
“寥寥无几”并非彻底消失,而是更加隐蔽
张强解释说,所谓的“寥寥无几”,并非指高仿烟彻底消失,而是指大规模、公开售卖的情况锐减。近些年来,国家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尤其是针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前所未有。曾经那些明目张胆在高档酒店、娱乐场所兜售高仿烟的场景,已经很难看到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仿烟就彻底绝迹。一些商家为了规避风险,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手段。比如,他们会将高仿烟隐藏在普通的小卖部、甚至是偏远的乡村杂货店里,等待“懂行”的顾客上门。还有一些商家则转战线上,通过社交平台、微商等渠道进行销售,交易方式也更加隐蔽,比如通过暗语、熟人介绍等方式进行。
李梅(化名),一位曾经购买过高仿烟的消费者,向我们讲述了她的经历。“有一次朋友介绍了一个微商,说他那里有‘内部渠道’的烟,价格比正品便宜很多。”李梅说,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条,结果发现口感和正品相差甚远。“后来才知道是高仿烟,真是得不偿失。”
高仿烟的成本:远不止金钱
高仿烟的危害,远不止口感不好那么简单。王军(化名),一位曾经参与过高仿烟制作的工人,向我们揭露了其中的内幕。“那些烟丝,很多都是用劣质烟叶、甚至是垃圾加工的。为了模仿正品的味道,还会加入各种化学香精。”王军说,长期吸食这种高仿烟,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除了健康风险,购买高仿烟还存在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此外,购买高仿烟也助长了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损害了正品厂商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打假之路任重道远
尽管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高仿烟的生存空间依然存在。这其中既有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监管难度大的原因。高仿烟的生产和销售往往呈现出地域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专家指出,打击高仿烟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一方面,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生产和销售高仿烟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不贪图便宜,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香烟。此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高仿烟危害的认识,营造抵制高仿烟的社会氛围。
高仿烟“寥寥无几”的背后,是一场真假难辨的博弈。在利益和风险的驱动下,这场博弈仍在继续。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真正净化烟草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法制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