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代购“六亲无靠”?货到付款背后的水有多深!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日本代购成为了不少国人购买心仪商品的热门选择。不少商家打着“日本代购正品”、“货到付款”的旗号,吸引消费者。然而,看似便捷实惠的背后,却暗藏着不少陷阱,甚至让一些消费者感叹“六亲无靠”,维权之路漫漫。
“我真是太相信‘货到付款’这几个字了!”家住上海的化名小李,近日向我们讲述了她的糟心经历。小李一直想买一款日本品牌的护肤品,但国内专柜价格较高。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代购商家,承诺所有商品均为日本直邮正品,且支持货到付款。
“当时觉得货到付款很保险,就算有问题也能拒收。”小李回忆道。然而,收到货后,她却发现包装粗糙,气味刺鼻,与之前在专柜购买的正品差异巨大。小李立刻联系商家,对方却以“海关查验”、“批次不同”等理由搪塞,拒绝退货。
更让小李气愤的是,她向平台投诉后,平台也表示难以判定商品真伪,建议她自行与商家协商。由于货到付款的特殊性,小李甚至无法申请退款,维权陷入僵局。“真是感觉六亲无靠,花钱买罪受!”
像小李一样遭遇的消费者并非个例。我们调查发现,不少打着“日本代购正品货到付款”旗号的商家,实际上存在以下问题:
* 真假难辨: 一些商家以次充好,用高仿商品冒充正品,消费者难以辨别。更有甚者,直接从国内批发市场进货,再贴上日文标签,以假乱真。
* 价格虚高: 即使是正品,一些代购商家也会大幅抬高价格,牟取暴利。消费者往往难以了解真实的市场价格,容易被“低价”迷惑。
* 售后无保障: 货到付款看似保险,但一旦出现问题,商家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消费者维权困难。由于跨境交易的特殊性,消费者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信息泄露风险: 一些不良商家会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用于非法用途,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货到付款并非“万能钥匙”
货到付款虽然能让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但并非“万能钥匙”。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了消费者对货到付款的信任,进行欺诈活动。
消费者该如何防范?
面对鱼龙混杂的代购市场,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 选择正规渠道: 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或有资质的代购商家,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社交平台上购买商品。
* 仔细甄别商品: 收到商品后,仔细检查包装、标签、生产日期等信息,与正品进行对比。
* 保留相关证据: 保留购买凭证、聊天记录等,以便维权时使用。
* 谨慎选择支付方式: 即使选择货到付款,也要在确认商品无误后再付款。
* 理性消费: 不要被“低价”、“促销”等字眼迷惑,理性判断商品的价值。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规范跨境电商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只有多方努力,才能让消费者不再“六亲无靠”,真正享受到跨境电商带来的便利。
专家建议:
化名王律师建议,消费者在进行跨境购物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一旦发现商品有问题,要及时向平台或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跨境电商市场的监管,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来源:界面财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