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烟农退出烟叶种植的驱动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5-06-16 香烟资讯 3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摘要:本论文以江西省石城县丰山乡福村中屋小组烟农温琴雄(化名)的经历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高龄烟农退出烟叶种植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有限等因素是导致高龄烟农退出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烟叶产业机械、建立烟农养老保障机制等应对策略,旨在促进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引言

烟叶种植作为部分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依赖烟农的辛勤劳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高龄烟农逐渐成为烟叶种植的主力群体。但近年来,高龄烟农退出烟叶种植的现象愈发普遍,严重影响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江西省石城县丰山乡福村中屋小组为例,2022 - 2025 年种植烟叶的户数从 6 户减少至 2 户,种植规模大幅缩减。本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究高龄烟农退出烟叶种植的驱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保障烟叶产业稳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龄烟农退出烟叶种植的驱动因素

2.1 劳动力短缺与用工难题

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当地劳动力资源严重匮乏。在烟叶栽种、采收、预检等关键环节,温琴雄面临着请帮工难的困境。这些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普通劳动力难以胜任,而懂技术的工人数量极少。同时,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烟叶栽种每人每天 110 元,采收每人每天 120 元,预检每人每天 150 元,此外还需包吃饭,为男工提供价值 25 元左右的香烟,高额的用工开支极大地压缩了烟农的利润空间 。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过高,使得高龄烟农难以独自承担烟叶种植的生产任务,成为其退出种植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劳动强度大与身体难以承受

烟叶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管理到采收、烘烤,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以烟叶烘烤阶段为例,温琴雄拥有两个烤房,每年烟叶烘烤周期长达 45 天,在此期间,他需要时刻关注烤房温度,每两三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检查,即使在夜间也不能安心入睡,一旦温度过高,必须及时进行散热降温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烟农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难以承受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身体状况成为制约其继续从事烟叶种植的关键因素 。

2.3 经济效益有限

尽管温琴雄夫妇在 2021 - 2023 年每年种植 25 亩烟叶,年纯收入达到 3 万元,加上种植水稻的收入,家庭年收入约 4 万元,但这一收入水平与投入的大量劳动和成本相比,经济效益并不理想。考虑到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烟叶种植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烟叶种植的收益稳定性较差。对于高龄烟农来说,有限的经济效益难以满足其生活需求和养老保障,促使他们选择退出烟叶种植 。

2.4 家庭结构变化与劳动力转移

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是导致高龄烟农退出烟叶种植的重要因素。温琴雄的两个儿子在外经商,其中一个儿子已婚生育两子,其爱人需要前往儿子处帮忙带小孩,这使得原本共同从事烟叶种植的劳动力减少。温琴雄一人难以承担 25 亩烟叶的种植任务,在家庭责任和种植压力的双重影响下,不得不选择退出烟叶种植 。

三、应对高龄烟农退出烟叶种植的策略

3.1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烟叶产业机械

为解决劳动力短缺和降低劳动强度,应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烟叶产业中的应用。在烟叶种植和采收环节,研发和推广适用于不同地形和种植规模的智能化农业机械,如自动播种机、智能采收机器人等,实现种植、采收的自动化和精准化,减少对人工的依赖,降低用工成本 。在烟叶烘烤阶段,设计并普及自动衡温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烤房温度,并自动调节温度,使烟农无需频繁查看,彻底解决烟农在烤烟时无法安心休息的难题,提高烘烤效率和质量。

3.2 建立烟农养老保障机制

针对高龄烟农的养老问题,建立完善的烟农养老保障机制至关重要。烟草公司、中烟工业公司和地方政府应共同承担责任,筹集养老资金。对于种植烟叶时间长、贡献大的烟农,在其年满 60 岁后,根据其历史种植面积、烟叶产量、种植年限等因素,综合评估其贡献,给予相应的退休养老金。通过建立这一机制,让烟农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增强烟农对烟叶种植行

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吸引在外务工的烟农后代返乡种植烟叶,为烟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

3.3 加强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对烟农的技术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烟叶种植、管理、烘烤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烟农的技术水平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为烟农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烟农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展示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引导烟农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提高烟叶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

3.4 推动烟叶产业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

鼓励和引导烟农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形式,实现烟叶种植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种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集约化发展有助于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烟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优惠政策,支持烟叶种植合作社的发展,为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

四、结论

高龄烟农退出烟叶种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力短缺、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有限以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应对这一问题,需要从技术创新、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烟叶产业机械,建立烟农养老保障机制,加强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烟叶产业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有望吸引更多劳动力从事烟叶种植,提高烟农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实现烟叶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46224.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云南宣威:烟叶收购工作进入扫尾阶段

连日来,在云南宣威市的各烟叶收购点内,金黄的烟叶整齐码放,烟农排队交售,分级、定级、过磅、入炉、打包等环节规范有序。工作人员们白天...

香烟资讯 2025-09-29 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