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云南宣威山区有很多水窖,特别在种烟又缺水的地方,水窖更是随处可见,多得数不胜数。
水窖,这一古老的水利设施,在我们宣威烟区储存雨水,解决人畜用水和烟田灌溉难题。查阅资料得知,从黄帝时期的探索到现代逐渐被替代,它不仅是乡村生存智慧的结晶,更承载着邻里的情谊和珍贵记忆。
据说,水窖这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层较厚的山塬地下常见的设施,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逐步认识与利用,人们发现通过挖掘井形窖洞,可以有效地贮存地表水,解决了人畜用水及农田灌溉问题。这种水土保持工程设施,不仅具有节省水资源、减少蒸发的优势,更在宣威缺水烟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宣威,水成为了珍贵的资源。每逢干旱的时候,在严重缺水的环境下,背水种烟都变得异常艰难,靠天种烟成为了烟农的无奈选择。在这种困境下,催生了烟草水窖的诞生与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严重,由于宣威烟区缺乏水源,烟农们只能依赖雨水生产和生活。然而,在干旱时期,寻找干旱生产用水变得异常困难,烟农们甚至需要到遥远的河流、水库、坝塘去拉水。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烟草行业加大资金投入,建造了很多烟草水利工程:在种烟乡镇的山区和平地挖掘并建造了很多塘坝、水池、水库,还建了一些水利灌溉管网工程。如今,又接续投入资金推广节水滴灌工程,为烟农种烟提供便利。这当中,水窖,以其储存雨水供烟农们饮水和生产用水,范围和覆盖面最广著称。
然而,由于先前烟区缺乏处理水窖存水的技术,每次当窖水盛满后,都会渐渐渗透和蒸发干净,导致烟农们无水可用。于是,烟草部门又引导烟农们就使用水泥来改善水窖的漏水问题。通过不断投入和推广新型水窖建设,无数的水窖点缀在宣威的广袤烟区,成了烟农们种好烤烟的“保护器”。
挖水窖的过程也相当复杂,涉及选址、挖掘、支砌、粉刷、制盖板、建沉砂池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精湛的工艺和耐心,制作工期也相对较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幸亲身参与了烟区打水窖的过程,深切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艰辛。
水窖建成后,为烟农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烟区抗旱移栽、保苗和浇地、人蓄饮水、洗衣服都可以使用窖水。即使沟渠里的水暂时无法挑上来,他们也能用窖水做饭。此外,烟农们还在烟田附近的地里种上了各种蔬菜,如辣椒、大葱、大蒜等,为他们的餐桌增添了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窖在使用两三年后就需要进行清理。由于长期收集雨水和泥沙的沉积,窖底往往会积聚起厚厚的淤泥。这些淤泥不仅减少了水窖的蓄水量,还影响了水的质量。因此,定期维护及清理淤泥才能保持水窖的功能。经过检查和修复漏水,这样的水窖才能延长使用寿命。
现在,社会不断发展,水利设施得到不断改善。在一些地方,水窖,或许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烟农的心中,它却永远占据着一席之地,很多烟区的水窖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窖作为农耕文化遗产,时时都在提醒着烟农们要珍惜水资源。
如今,虽然很多地方的自来水已经普及,但烟区那份与水窖相关的美好记忆,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水窖见证了烤烟生产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提醒着烟农们在追求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不要忘记先前的用水难题和更加珍惜水资源。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