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厦门市烟草专卖局探索建设“烟草+”党建共同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烟草领域实现多元主体、多元层面、多元举措的融合性基层治理,绘就涉烟领域基层治理新生态。
拓展“朋友圈”,以“一圆”带“多元”
厦门市局牢牢抓住党的理论在统一思想、凝聚合力上的引领作用,2024年以来,以涉烟监管职能为圆心,以全市涉烟执法、司法、监管、治理职能战线为半径,与公安、海关、缉私、检察院、法院等单位所属的11个党支部签署联创共建协议,发挥基层党组织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激发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拉长拉紧涉烟领域基层治理主体的联防联控战线,形成主题党日轮值制、联创责任清单制、联席会议共商制、重大项目共推制,由成员支部轮流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形成联创责任清单。通过打造“烟草+”多元共治联席议事厅,作为共同体成员集中学习、沟通反馈、商政议事的阵地场所,组织成员共同学习烟草专卖体制机制的起源和发展、价值和意义、涉烟违法犯罪行为形势及治理政策导向,凝聚起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的协作共识,共同体内部联结更加紧密,政治势能、组织势能、治理势能孕育凸显。
2025年3月27日,“烟草+”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在联席议事厅开展涉烟刑事法律问题联席研讨会。黄国锋摄
熔铸“共同体”,以“一域”促“共治”
厦门市局围绕关注群众持续反映的校园周边售烟、网络售烟等问题,组织特殊对象、特殊区域烟草市场清理整治工作,联合文旅局共同掌握违法违规烟草制品流通渠道及仓储信息,摸清存在售假售私的星级饭店以及校园周边无证经营电子烟(卷烟)商户名单。对辖区见福、邻几、美宜佳等连锁便利店管理人员开展行政约谈,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守法经营。坚决整治打击网络销售电子烟、销售非法生产电子烟产品等违法行为,常态化利用全网涉烟信息监测平台向“抖音”“小红书”等涉事企业发送监管指令1251条、清理无效视频链接2038条。组织开展“3·15”系列普法活动,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提供真假烟鉴别服务,提升群众认可,推动社会共治。
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制假分子通过伪报品名、水客携带、转关运输走私烟草制品的行为屡禁不止,厦门市局与厦门海关、缉私部门签署《支部联创共建暨共同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协议书》,厘清情报搜集、线索通报、数据共享、案件联办的职能,加强对物流寄递和市场流通环节巡查,建立起海陆空立体反走私防线。
点燃“星火情”,以“息一事”助“解民忧”
厦门市局吸纳更多基层组织力量加入共同体,成立市、区两级的“金叶卫士”志愿服务组,与辖区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建立“星火枫桥驿站”,加入街道社区“平安巡防队”,融入“平安综治”的基层网格治理,切实发挥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活力,为群众提供纠纷调处、投诉反馈、普法宣传、问题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针对竞争办证、货源异议、不予许可争议等常见涉烟矛盾纠纷,建立健全“基层群众接处联动机制、急难愁盼问题点题机制、一对一矛盾联合调解机制、信息联通社企共治机制、定期交流宣传机制和星火志愿服务机制”六大机制,妥善解决“赖某未获烟草证而扬言制造社会事端”“朱某烟草证被依法收回后反复诬告投诉”等案例,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践行新时代涉烟纠纷处置化解“枫桥经验”,做到怨平、讼息、事了、人和。
“烟草+”党建共同体成立以来,11个成员支部轮流组织了15场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层涉烟领域治理模式已然成为常态。2024年以来,共同体成员召开联席会议18场次、开展联合行动38次、出台协议方案12份、实体化运作项目6个。全市设置“星火驿站”6家,开展平安巡防、普法宣传等活动28场次,联合社区、派出所、工商所等基层部门处置涉烟投诉43件次,满意率100%。
下一步,厦门市局将继续深入实践,创新涉烟领域多元共治方式方法,把“烟草+”党建共同体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