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世卫组织发起了一项名为“3by35”的倡议(到2035年落实3项健康税),呼吁各国通过征收健康税,到2035年将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的实际价格提高至少50%,遏制慢性病的同时,还能创造重要的公共收入。
短短几天,#多国烟草价格已平均上涨超50%#的话题便登上热搜。
网友说:
烟可以提高,毕竟抽烟是不光害自己更害别人,饮料害自己,自己想喝不拦着。
二手烟太严重了,很多得癌症的都是因为二手烟。
烟酒可以,饮料不行。
额想赚穷人的钱就直说找什么借口。
阁主迟早要笑死在评论区,你们这些“双标”。
视角拉回。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披露,非传染性疾病已占全球死亡人数的75%以上,烟草是主要原因之一。多么沉重的数字。经过科学数据推算,价格提高50%,未来50年有望挽救5000万条生命。
中国,早已在禁烟、控烟上做出诸多表率。2025年,新版控烟法规重拳出击,电子烟纳入严格监管,公共场所吸烟最高罚单涨至20万元,《咸阳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明确将医院、车站、商场等场所列为全面禁烟区。
2024年,烟草税收1.6万亿,再创新高。但,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烟草税在价格上仍有很大空间。烟草行业经过几次提税顺价+三转二、二转一,10元以下的低价烟,几乎从货架上绝迹。
低价烟占比从18.7%锐减至3.1%,年轻吸烟率也随之下降3.7%。普一类成为了规模兼具结构的主力。
然而,涨价是一把双刃剑。对低收入人群而言,他们对价格敏感度更高,当低价烟消失,一些人被迫转向地下的非法渠道进行交易,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搅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使得市场环境变得混乱不堪。
同时,这种被迫的转向还催生了一系列如“空管烟”这样的中间违法产物。这些违法产物在灰色地带滋生蔓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规范性,给市场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困扰。
在涨价风潮的冲击下,烟草市场正显现出极强的分化态势。低价烟依旧供不应求,稳固地保持着对消费者的刚性吸引力;而高端烟却深陷倒挂泥淖。
为了活下去,零售店主们只能含泪割肉,低价抛售回笼资金。更揪心的是,价格倒挂,削薄了利润,更浇灭了信心,陷入“越压货越卖不动,越卖不动越倒挂,越倒挂越没信心”的恶性循环。
国际上的传统烟草巨头,也在进行着自我替代、自我革命。加热不燃烧(HNB)产品以年均15%的速度扩张,份额有望从8%跃升至20%。预计到2030年,HNB将占据全球尼古丁市场25%份额,创造超800亿美元的新价值空间。
中国烟草企业正全力突破核心技术壁垒,打破国际垄断。在中烟体系主导下,四川、云南等地已储备宽窄、MC等HNB品牌,郑州烟草研究院研发的自然烟气技术取得专利突破。虽然政策尚未开放,但参考日本经验,一旦市场闸门开启,全球最大卷烟消费市场(2.4万亿支/年)的转化潜力将彻底释放行业增长天花板。
视角再度拉回,澳大利亚通过高税率+无装饰包装立法,吸烟率降至12%,法国2025年6月起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3by35”,表面是价格标签的改写,深层则是公共健康与商业利益的艰难平衡。
国内当下风潮为低焦创新+口味创新,全球无烟化革命正在加紧步伐。如何在减害创新与社会责任建立动态平衡,将成为决定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核心命题。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