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发现!外烟怎么正规销售“袖手傍观”
近些年来,关于外烟在国内市场的“身份”问题,一直是雾里看花。一方面,庞大的市场需求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正规渠道的准入却迟迟未能放开,让不少消费者和商家都感到困惑。而这种“袖手傍观”的态度,也催生了不少灰色地带。
“正规军”难入,“游击队”横行
“我抽外烟好几年了,基本都是找代购或者朋友从国外带。” 烟民李强(化名)坦言,他也想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但选择实在太少。“国内超市里卖的外烟就那几个牌子,根本满足不了需求。而且价格也比国外贵不少。”
正规渠道的缺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网络上,各种打着“海外直邮”、“正品保证”旗号的卖家层出不穷。但这些渠道的货源真假难辨,售后服务更是无从谈起。消费者王梅(化名)就曾深受其害。“在网上买了一条据说很火的外烟,结果抽起来味道不对,明显是假货。想退货,卖家直接把我拉黑了。”
除了线上,一些实体店也打起了擦边球。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从非正规渠道购进外烟,然后高价出售。这些店铺往往隐蔽性很强,需要熟人介绍才能找到。
“袖手傍观”背后的隐忧
外烟销售长期处于这种半遮半掩的状态,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税收流失严重。大量外烟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市场,国家税收无法有效征收。这对于规范市场秩序,增加财政收入都是一种损失。
其次,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非正规渠道的外烟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屡见不鲜。一旦消费者购买到假货,维权之路异常艰难。
再次,市场秩序混乱。正规商家在严格的监管下经营,而非正规渠道则可以肆无忌惮地销售,这对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一种破坏。
监管空白亟待填补
那么,为什么外烟的正规销售会长期处于“袖手傍观”的状态呢?
业内人士张明(化名)分析,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博弈。一方面,国内烟草企业需要保护自身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对外烟的监管也需要考虑到国际贸易关系。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袖手傍观”的态度都不可持续。想要规范外烟市场,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外烟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管理外烟方面,有着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一些国家通过实行严格的配额制度,来限制外烟的进口数量。还有一些国家,则通过提高烟草税收,来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关键在于明确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公平有序。只有这样,才能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待“破冰”的那一天
外烟市场这块“蛋糕”到底该如何切分? 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保障国家税收,维护市场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无疑是一个考验监管智慧的难题。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期待着,外烟能够早日摆脱“灰色地带”,以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整个市场负责。
【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