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货店烟代购的“察言观色”生意经
近日,国内烟民群体中悄然兴起一股“日烟代购”热潮。不同于以往的大规模走私,这次的主力军是遍布日本街头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杂货店。这些小店主们,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察言观色”的本事,将一盒盒日产香烟送到了国内消费者的手中。
“其实一开始真没想过能做这个,”化名李先生,一位在日本经营杂货店多年的华人店主坦言。“就想着店里多一些商品,能吸引顾客。后来发现,很多中国游客都会问有没有七星、万宝路之类的烟,而且一次买很多。”
嗅到商机的李先生开始有意识地增加香烟的进货量。渐渐地,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中国顾客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是专门为了买烟而来。“他们会告诉我,国内的日产烟要么贵,要么不放心。我这儿都是正品,价格也比国内专柜便宜不少。”
然而,代购香烟并非易事。首先是语言障碍,李先生的日语并不流利,需要依靠翻译软件和肢体语言与供货商沟通。其次是文化差异,日本人做生意讲究信用和细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合作机会。“有一次我订货的时候少说了一个零,结果对方给我送来了十倍的香烟。我当时都懵了,赶紧跟他们解释,并承担了多余的费用。他们觉得我这个人实在,后来就成了长期合作伙伴。”李先生回忆道。
更重要的是,代购香烟需要时刻“察言观色”,把握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比如,近些年来,国内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一些低焦油、薄荷口味的香烟开始走俏。李先生就及时调整了进货策略,增加了这些产品的供应。“现在年轻人抽烟,不光要味道好,还要显得有品位,不能太呛。”
除了香烟本身,包装也成了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有些烟的包装很精致,上面印着日本的风景名胜或者动漫人物,很多人买来不是为了抽,而是为了收藏。” 化名王女士,一位经常光顾李先生杂货店的留学生说道。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内顾客,一些杂货店主还开通了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并提供直邮中国的服务。“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订单。” 李先生笑着说,“有时候忙不过来,还得请家人帮忙打包发货。”
当然,这种“灰色地带”的代购生意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比如,海关对个人携带或邮寄的香烟数量有严格限制,一旦超量就可能被没收甚至罚款。此外,国内对烟草销售有严格的管控,未经许可销售进口香烟属于违法行为。
“我们都是小心翼翼地做,尽量避免触碰红线。” 李先生表示,“会提醒顾客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也会主动缴纳税费。毕竟,细水长流才是长久之计。”
总而言之,日本杂货店烟代购的兴起,是市场需求和商业嗅觉碰撞的结果。这些小店主们,凭借着他们的精明和努力,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而这种“察言观色”的生意经,或许也值得其他行业借鉴和思考。他们不仅仅是代购,更是连接中日两国消费需求的一座桥梁。但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应理性消费,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