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小终端”书写“三农”大文章

2025-07-28 香烟资讯 6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近年来,山东泰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泰安烟草)将零售终端作为连接城乡市场的“神经末梢”,通过系统性赋能、数字化转型、共同体建设,让千万个乡村零售终端店面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细胞单元”,为齐鲁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从“售货末梢”到“服务枢纽”:终端功能的系统性重塑

乡村零售终端的升级不是简单的硬件改造,而是服务民生的价值重塑。在肥城刘台村,市场经理刘超带领团队以“泰山尊客”便民店建设为载体,为“新燕超市”植入“桃文化+便民服务”双基因:不仅增设代缴水电费、快递代收、农具共享等10余项民生功能,更针对老年群体设置爱心座椅、急救医药箱,推出“送货上门”温情服务。这种“功能+情感”的双重升级,让小店从“卖货场所”蜕变为村民依赖的“村口会客厅”。

这一转变背后,是泰安烟草在全市推行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工程,打造标准化便民终端,构建起“代缴代办、物流中转、农产代购”的基层服务网络。当“新燕超市”从传统杂货铺变身为集便民服务、数字营销、助农枢纽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体,不仅是一家小店的转型样本,更是泰安烟草以“终端焕新工程”为抓手,构建“服务下沉、产业互联、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生态链的生动实践。这种将零售终端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的模式,也是泰安烟草打通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招。

从“田间地头”到“云端通途”:数字助农的价值链重构

在肥桃成熟季,超市老板刘新燕借助抖音号“桃乡人家”,将20余万斤肥桃通过“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社群服务”的闭环模式销往全国。

这种“数字助农”的创新实践,源自泰安烟草搭建的“三位一体”数字化体系:组织“乡村网红”培训学习,培育“桃乡主播”;打造“泰客观影”线上平台,整合肥城桃、桃木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建立“小店直播—平台分单—产地直发”供应链,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全链路数字化。通过短视频记录肥桃从施肥到采摘的全过程,让消费者见证“看得见的品质”。这种“数字赋能+品质溯源”的模式,为乡村产业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从“单点经营”到“共富矩阵”:生态体系的协同化构建

新燕超市的“乡土优品专区”里,摆满了周边40余户农户的肥桃与桃木工艺品,直播间里刘新燕不仅卖自家桃子,更成为全村桃农的“代言人”。这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得益于泰安烟草提出的“终端生态共建”理念——引导优质终端升级为“助农枢纽”,通过“小店+农户+市场”的联结机制,破解散户销售渠道窄、溢价能力低的难题。

图为志愿者帮助桃农采摘肥桃

在肥城,泰安烟草已培育多个“乡村振兴示范终端”,形成“一店带一片”的辐射效应:有的终端联合合作社开发桃胶、桃汁等深加工产品,有的化身“文旅咨询站”为游客规划采摘路线,还有的建立“农耕体验基地”链接城市消费。去年,仅“新燕超市”就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超10万元,“肥桃+桃木工艺品”礼盒也成为往来客商最喜爱的伴手礼。这种将终端嵌入乡村产业生态的做法,让零售小店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毛细血管”,构建起“服务村民、链接市场、赋能产业”的共富共同体。

泰安烟草以“小切口”融入“大战略”的实践,揭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底层逻辑:当一家小店能承载民生服务、链接数字经济、带动邻里共富,它便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金钥匙”。在泰山脚下,服务的温度正转化为发展的厚度,一个个零售终端如星火燎原,构建起“政策落地有载体、产业升级有支撑、农民增收有渠道”的乡村振兴生态体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0587.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