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种植烤烟,属烟叶生产老区。烟叶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当地支柱农业产业。
烟叶生产从精细整地起垄、科学育苗移栽,到大田水肥调控、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再到按成熟度分烤次采收及依赖烘烤工艺的严格温湿度控制,技术复杂、容错率低。且各项农事操作只有做到生产全链条技术落实到位,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烟叶,获得高收益。
2025年,石城县种植烤烟面积23460亩,涵盖11个种烟乡镇、955户烟农。为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技术落实到位率,石城县烟草专卖局在技术服务上持续发力,助力全县烟叶提质增效。
移栽质量高,田里“起势”好
移栽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烟苗质量的优劣、移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烟农一年的种烟收益。
图为烟苗移栽培训现场
在石城县木兰乡小琴村移栽现场会上,烟技员邓国伟正手把手教烟农开展烟苗移栽。
“好烟苗的标准是不大不小、不病不弱;移栽的程序是先放土、再放苗,定根肥水不能少;移栽的标准是近看要见苗,远看不见烟……”随着邓国伟讲解,一株烟苗很快便完成移栽。
今年,石城县烟草专卖局狠抓烟苗移栽关,以往因移栽深度不够导致的“彩旗飘飘”现象完全杜绝,且做到了烟苗移栽深度与基肥施用深度有效契合。在足量定根肥水的作用下,烟苗还苗期缩短至2天左右,实现早生快发。
打顶标准高,烟叶“发”的好
打顶是大田烟株塑造“中棵烟”株型的最后一个关口。烟农都晓得“打顶不见花,抹杈不过寸”,顶打掉了,烟杈抹得勤,养分都集中到叶片上,烟叶“发”得好。但根据烟株长势如何合理留叶,保证烟株上的叶片“片片能用、片片有烤”却是一门学问。
今年的烟株打顶期间,石城县烟草专卖局组织全县烟技员进行打顶大比武,以赛带训,并将打顶工作纳入月度考核,确保每名烟技员都能灵活掌握烟株打顶时期和打顶标准。
图为烟株打顶技术培训现场
在石城县琴江镇湖下村,烟技员吴可进左手轻持小刀、右手紧握烟株花序,左手轻轻一划,一道斜斜的切口便出现在花序下第4片叶上方5cm左右处,完成了打顶农事操作。
“烟技员会根据每块儿田烟的长势,告诉我们在什么位置打顶。稍微旺的烟田高打顶、多留1片;稍微弱的矮打顶、少留1-2片。”琴江镇湖下村烟农温海亮满意地说。
采烤有进步,质量“有盼头”
烟叶烘烤是烟田鲜烟叶向“黄金叶”转变的过程。近年来,石城县各烟站烟技员下田指导勤,烟农也学精了,成熟度把握的更准,知道要等“叶面起泡、叶尖勾卷、主脉发白”才采,采生叶的少了;并在地头采烟时就注意鲜烟分类,编竿时分得更清,烘烤质量有基础。但烟叶烘烤曲线如何设置,烘烤过程中如何灵活调整曲线走向,仍是短板。
图为烟叶烘烤技术培训现场
今年,石城县烟草专卖局邀请江西省烟科所烘烤专家至石城烟叶烘烤现场把脉问诊,组织本地“土专家”跟班学习,组建了一支烟叶烘烤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指导队伍,加强对全县在用烤房的巡回指导。烘烤工艺曲线执行更到位,烤后烟叶青烟、糟片烟明显减少,黄、亮、软烟叶大量出现,“十烤九黄”不是梦!
“抓生产就是抓服务,只有服务好生产全链条,烟农的烟才能种的好、烤的好,有高效益。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做好各项生产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石城县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夏天说。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