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辑丨白山黑水间的抗战“烟”火

2025-08-12 香烟资讯 7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b08ba68e24afea1bcc9f5bb85b77596f.jpg

1937年老巴夺烟厂的工厂大楼,即今日“大黄楼” / 宋兴文 供图

20世纪早期,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坚实的工业基础、充裕的劳动力等条件,东北地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本投资卷烟工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实行“统制”政策,加强对经济领域的控制。

彼时,烟草产业工人为求生存,忍辱屈服,遭受着日本侵略者和外国资本家的双重剥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赵一曼、杨子平、廖春潮等抗日英雄与烟草工人并肩作战,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爆发出强烈的反抗性和革命性。

沈阳: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时针拨回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奉天(今沈阳),奉天工商业纷纷停业或倒闭,当时最大的启东烟草公司也处于产品滞销的困境。外国资本家变本加厉,把经营损失转嫁为皮鞭与枷锁,重重地压在烟草工人身上。

在那个混沌的时代,作为中共满洲省委早期成立的四个党组织之一,英美烟公司(启东烟草公司前身)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金德贵按照指示,在工人当中开展抗日宣传,提高工人阶级觉悟,号召工人坚决不当亡国奴,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要大洋、不要奉票”的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1年12月奉天特委成立后,烟厂党支部组织了一系列反压迫、反剥削、争取工人待遇的罢工和怠工斗争。金伯阳、张孝先、孙星五等革命先驱以秘密散发传单、张贴标语、串门做客等方式,向烟厂工人传播革命知识,培养骨干力量。许多工友怀揣着救国理想,先后加入党组织,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2年春,受党中央指派,赵一曼从上海出发前往奉天,在烟厂党支部的积极配合下领导工人运动。她以上海《申报》记者的身份深入进步工人、家属中,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号召人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

1932年4月初,日本关东军下令,让烟厂设计生产一个特殊牌子的卷烟——“樱花牌”卷烟,以庆祝他们对东北的成功占领。

面对日本人这一侮辱性的举动,赵一曼决定组织工人破坏“樱花牌”卷烟的生产。在赵一曼的指挥下,烟厂工人骨干悄悄将水喷洒到供庆典使用的“樱花牌”卷烟上,使其受潮发霉。随后不久,5000箱被悄悄喷过水的“樱花牌”卷烟被运到了日本本土。

“樱花节”开幕那天,日本人怀着极大的喜悦打开烟箱,可打开一看,卷烟全都发霉长了绿毛,这一事件对“樱花节”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值得一提的是,在隐秘战线上,还有一位共产党员忠诚战士——杨子平。明面上,他是启东烟草公司总代理,暗地里却是奉天特委经济部长,将大部分经商收益投入抗日事业。

1932年,国联调查团在奉天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和伪“满洲国”问题,杨子平冒险谒见调查团团长李顿,详述日本人的侵华野心,揭露日本人的滔天罪行,并递交翔实报告和证据资料。调查团最终得出结论,没有一个中国人真正拥护伪“满洲国政府”,杨子平可谓功不可没。

1936年,杨子平秘密向调查团提交证据的消息被汉奸告密,从而被日本人逮捕。狱中的杨子平宁死不屈,始终严守共产党员的秘密身份,最终被日军杀害,年仅39岁。

今天,当我们走进沈阳和平区和平北大街26号的辽宁卷烟工业史馆,一尊赵一曼雕塑静静伫立,饱含深情地看着脚下曾经奋战过的土地,回顾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抗争历程,令人动容。

哈尔滨:铁蹄下的抗争岁月

松花江南岸,哈尔滨南岗区一曼街65号,一座“大黄楼”傲然矗立,曾经机器轰鸣的烟厂厂房变为国家工业遗产,在无声地讲述着卷烟厂在铁蹄下的抗争故事。

哈尔滨是我国最早广泛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城市之一。1932年秋,赵一曼被党组织派到哈尔滨工作。

当时为掩人耳目,赵一曼与地下党员吴健换上老巴夺烟厂的工作服,在烟厂内部的赤色工会协助下,深入各个车间进行秘密的反日宣传和组织工作。另外一位地下党员张瑞麟则在烟厂积极发展反日救国会组织。

在党的领导下,老巴夺烟厂的工人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反日救国会、姐妹会、读报会如雨后春笋相继在各个车间成立。工人们积极参与我党领导的反日救国会,参与一系列罢工游行活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传单和标语悄然出现,老巴夺烟厂一度成为我党组织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

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日本人以实行外汇管制、控制原料、增加烟税、冻结资金等手段,逐渐控制了老巴夺烟厂,后更名为老巴夺烟草株式会社。日军专门设立劳务科,作为镇压工人的机构,并在厂区门岗增派日本宪兵,对工人实施搜身,以法西斯手段维持生产秩序。

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革命志士依然冒着腥风血雨积极开展革命工作,赵一曼、张进山、周英杰带领烟厂工人坚定地站在党的旗帜下,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表现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借助烟厂中复杂的背景关系,共产国际哈尔滨站红色特工廖春潮从1940年2月起以烟厂工人身份为掩护,为共产国际提供了日军在哈尔滨重要的军事地图,多次传送重要情报。

1942年11月9日,他的身份暴露,被日本宪兵队直接从“大黄楼”里带走。“上车前,我贪婪地看了一眼大楼,心里默默地说,此生难回来了!”日本投降后获释的廖春潮回忆说。

白山黑水,英魂不朽。1946年7月7日,哈尔滨把烟厂前面的街道更名为一曼街,永远纪念赵一曼和像赵一曼一样为这座城市的光复和解放付出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驱者。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革命先烈和曾经身处社会底层的烟草工人共同战斗,用他们的抗争与牺牲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铭记他们的付出,传承他们的精神,让这段热血抗争史激励更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1612.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