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烟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现状及对策

2025-08-13 香烟资讯 10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一、引言

基层烟草企业作为行业治理的“神经末梢”,其“一把手”的决策与执行效能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方向与行业形象。然而,“一把手”权力集中的特殊性易滋生监督盲区,导致权力滥用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这为基层烟草企业完善监督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结合行业实践案例,剖析当前监督现状,探究优化路径,旨在为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基层监督机制提供参考。

二、基层烟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现状

当前基层烟草企业对“一把手”的监督存在“制度有了、机制弱了;文件发了、执行难了;喊得响了、动作软了”的尴尬现象,仍处于“上级管不到、同级不好管、下级不敢管、群众管不了”的“真空地带”,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 体制机制先天不足,权力制约流于形式。

基层县级局(分公司)大多只设1名兼职纪检委员(常由党组副职兼任),纪检监察科只是普通内设科室,编制少、兼职多,形成“光杆司令”局面。纪检监察人员的人事、薪酬、考核均由“一把手”决定,监督者受制于被监督者,导致监督权缺乏独立性。部分企业“一把手”在决策中存有“家长制”“一言堂”问题,导致“集体讨论走过场”,权力运行制约不足。  

2. 责任链条层层递减,措施清单执行缺位。

有的单位把“两个责任”落实简单等同于抓销量、抓利润,对“一把手”应负的党风廉政建设首责提得多、考得少。虽然部分市局出台了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办法和责任清单,但基层落实处于不让监督、不敢监督与不愿监督的“尴尬”局面,责任清单空转,清单措施执行上“大打折扣”。  

3. 监督力量分散薄弱,监督手段单一不足。 

部分企业纪检人员身兼多职,专业化水平不足,监督力量薄弱。有点基层县级局纪检、审计、内管等部门各自为政,监督标准不一,导致重复检查与监督盲区并存。有的过度依赖“谈话提醒+报表台账”,对“三重一大”决策、烟叶收购、招标采购等关键领域的实时监督缺乏有效抓手。有的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仍以人工翻阅凭证、听取汇报为主,难以发现隐蔽利益输送等复杂的监督任务。

4. 队伍能力存在短板,动真碰硬勇气欠佳。

 多数基层纪检干部由业务、财务、办公室人员转岗而来,缺乏法律、审计、信息化复合能力,专业业务能力不强,监督抓不住要害。有点存在“老好人”思想,碍于情面、担心打击报复,对“一把手”苗头性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稀有动作”。  

5. 外部监督渠道不畅,社会参与度有限。

行业“垂直管理+封闭运行”特点,监督仍以内部为主,外部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部分企业对社会监督存在抵触情绪,未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地方人大、政协、媒体、群众难以介入。有点烟草企业虽引入行风监督员、社区走访等制度,但选聘程序、意见反馈、结果运用缺乏刚性,群众“看得见管不着”,导致零售户、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未能有效释放。  

三、强化基层烟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权力制衡机制,构建科学决策体系。

规范决策流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建立决策全程纪实档案,确保决策过程可追溯。将决策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违规决策行为严肃追责。

细化权责清单。梳理“一把手”权力清单,明晰职权边界,明确哪些事项必须集体决策,哪些可授权分管领导执行。明确“必为”与“禁为”的边界,形成立体化制度网络,为权力运行提供清晰指引。

强化内部监督。推进市县纪检机构一体化管理,推动纪检监察部门独立性,赋予其直接向上级党组报告的权限。深化“组·地”协作配合机制,优化整合监督力量,形成跨部门协同监督合力。

(二)优化监督网络,提升基层监督效能。

深化片区监督模式。将基层单位划分为若干监督片区,建立分层级监督网络,实现监督全覆盖。通过交叉检查、联合办案等方式,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难题。

引入数字化监督工具。依托大数据、AI等技术,构建智慧监督平台,自动识别廉政风险点,精准推送廉洁提醒,提升监督的时效性与精准度。

拓展外部监督渠道。建立社会监督员常态化参与机制,通过聘请外部监督员,定期向零售户、烟农等公开监督结果,有效发现基层“微腐败”问题。

(三)强化协同监督,整合监督资源。

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整合业务、内管、法规等部门,形成“大监督”格局,定期召开监督联席会议,共享监督信息,联合开展专项检查,避免重复监督。

推进监督数字化转型。开发跨部门协同监督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财会、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可通过“四横四纵”协同机制,共享财务数据、审计报告等信息,提升监督效率。

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监督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通过选派人员参与案件查办,以干代训提升监督能力。

(四)强化制度执行,完善考核问责体系。

加强制度宣贯。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剖析等方式,确保“一把手”和监督人员熟悉监督制度。每年开展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提升制度知晓率与执行自觉性。

严格考核问责。将监督成效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对监督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严肃问责。建立“失职问责”机制,明确责任、统一标准,严格考核,对违规行为实行“一案双查”。

建立长效机制。定期评估监督制度的有效性,根据行业发展与政策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及时梳理制度文件,废止、修订部分条款,确保制度与时俱进。

(五)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开展警示教育。利用行业内典型案例,通过现身说法、专题党课、赴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推送廉政提醒等形式,强化“一把手”的廉洁意识,提升教育效果。

弘扬廉洁文化。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开展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依托红色基地进行党性锻炼,将廉政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

强化家风建设。通过廉政家访、家属座谈会等方式,引导“一把手”家属参与监督,构建“家庭+组织”双重监督防线,有效延伸了监督触角。

四、结论

强化基层烟草企业“一把手”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基层烟草企业在制度建设、技术应用、协同监督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权力制约不足、监督力量分散等问题。未来,需从完善权力制衡机制、优化监督网络、强化协同监督、严格制度执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等多维度发力,构建“制度+科技+文化”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切实将“关键少数”管住管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1745.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揭秘香烟回收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近日中华烟回收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作为国内高档香烟的代表中华烟不仅是节日送礼的常...

香烟资讯 2025-09-29 120 0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近日一种名为越代的香烟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它宣称能够帮助烟民减少吸烟量甚至最终戒烟这种香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香烟资讯 2025-09-29 1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