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牌楼镇矿区周边,当地村民经营的零售食杂店,虽有稳定消费人群,但因补货难、资金周转紧等问题,经营困难。池州市贵池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得知这一情况后,深入市场调研,精准服务,助力村民提升店铺经营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三维调研,帮店主摸清“规律”
“以前总觉得矿区生意好做,人多需求稳,可农忙时顾不上补货,闲下来又压着一堆货,资金周转总卡壳。”零售户余满好的困惑,在其他镇村的矿区周边零售店中同样存在。
这些店主大多熟悉农活的时令规律,却对工矿工人、园区职工的消费节奏摸不清门道。
为破解难题,贵池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采用“实地走访+数据核验+互动交流”三维调研模式,深入矿区及周边村落。
“农忙时节哪些商品可以顺带销售?”“工人爱买的和村里小卖部卖的有啥不一样?”贵池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客服经理与店主深入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经营困扰。同时,协助店主盘点库存,帮助店主掌握了矿区消费特点。
“走访客户不能只记录数据,关键要帮客户算清经营账。”贵池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副经理张伟说。
贵池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创新推行“三看三问”工作法,特别增设“看农忙农闲时节、问农活与店铺如何统筹”的内容。在冯曰付的便民超市,工作人员用红黑两色笔在纸上详细标注经营要点:农忙时要根据工人轮班时间提前备货,将热销商品摆放在醒目位置;农闲时则可重点补充库存,防止商品断档。“这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生意说明书’啊!”冯曰付看着这份条理分明的经营指南说道。
工作人员听取零售客户意见
靶向施策,让农家小店变身“致富站”
贵池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依据调研成果,为乡村零售户量身打造提升方案,从库存管理技巧、商品陈列优化等方面着手,助力小店既能服务矿区,又能扎根乡村。指导零售客户兼顾“矿区消费”和“乡村需求”,让小店成了矿区和乡村的“连结点”,既让店主多赚了钱,也盘活了村里的消费。
“我按建议在店里顺带卖些农产品,现在不光工人来得勤,村里人有啥也送过来,顺便换点日常用品,一来二往,生意比以前红火多了!”位于矿区旁的小陆日杂店店主杨小陆高兴地说。
“以前进货没有规律性,现在跟着工人班次走、照着农事安排调,店里不压货了,收入更稳定,农忙时也能兼顾田里和店里的活。”零售客户们发自内心的感慨,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贵池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精准指导,不仅让农村零售户的经营底气足了,更让他们从乡村里的“守店人”变成了“生意精”。这份“家门口的事业”,正成为乡村振兴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近年来,贵池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持续深化基层走访中,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心头事”,将基层的“堵点痛点”化为“攻坚点”。接下来,针对临近景区的村落、旅游线路上的农家店等不同乡村场景,进一步探索适配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更多乡村小店在精准服务中焕发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细胞”。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