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许昌烟机:对标制造业“优等生” 再寻发展新密码

2025-08-14 香烟资讯 8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微信图片_20250813174547.jpg

许昌烟机机加车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深刻揭示搞好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宣示坚持发展实业的坚定决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

近年来,同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工业企业紧扣“创新”这一制造业灵魂,以全产业链技术突围为主线,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产学研人才培育为基石,在破解“卡脖子”难题、重塑生产范式、激活人才动能的实践中,书写着传统制造企业向“新”而生的时代答卷。

01、锻造产业升级“脊梁”

在洛阳轴承智能工厂外,一行金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挺起民族轴承工业的脊梁”,这是洛阳轴承奋力实现从跟跑积累、并跑突破到领跑创新的坚定决心和艰苦求索。

河南中烟技术中心科技管理部负责人李浩亮对于洛阳轴承的发展之钥深有体会,“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在河南中烟,这一理念正被转化为一场场直击产业痛点的技术突围战。从顶层设计到项目管理,从烟叶原料保障到香精香料研发,河南中烟以“需求导向锚定方向、自主创新破除壁垒、成果转化激活效能”为主线,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攻坚体系。

得益于河南中烟构建的高效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公司科技委提供战略咨询,技术中心全面牵头引领,科协开展服务协调,各卷烟厂进行大众创新。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职能划分,河南中烟形成了从战略决策到基层实践全流程无缝衔接的创新体系。

在项目管理上,河南中烟推行“分类攻坚”机制:指令性项目聚焦“卡脖子”难题,如“上六片”技术攻关,通过3年田间试验,构建上部烟叶“采收—烘烤—配伍”全链条模式,使上部烟叶使用比例提升至30%以上;指南性项目注重体系化布局,如围绕“卷烟产品数字化设计”重大专项,构建烟气常规、风格、部位、醇化进度、感官定量等5个维度、18个预测模型,关键模型准确度超95%;探索性项目鼓励青年“从0到1”创新,如生物技术团队开展的烟草风味偏好研究,通过脑科学手段揭示消费者香型偏好的内在机制,开辟行业研究新赛道。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在烟草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尤为重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不仅是提升效率、保障质量的关键,更是突破技术壁垒、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基石。

在许昌烟机装配车间调试现场,ZL28型纤维滤棒成型机组自主电控系统研制样机成功实现1000米/分且连续稳定出棒的高效生产速度,标志着ZL28整机程序的完全自主可控,显著提升了公司在烟草机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ZL28型纤维滤棒成型机组自主电控系统研制项目以‘自主可控’为核心,将原西门子控制系统替换为自主可控的倍福控制系统,PPC伺服控制系统更新为当前更为先进、同样自主可控的新一代控制系统,同时对整机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换代,并采用倍福ST语言重新编制全部软件程序,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保障。”项目负责人介绍。

许昌烟机副总经理孟建刚说:“一直以来,许昌烟机特别注重技术创新,始终坚持向深向细布局,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型制造体系背景下,持续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烟机设备技术更新换代,锻造烟机设备核心竞争力。”

7月9日,全球最大22米辗环机全系列轴承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线交付,又一次实现国际“领跑”。对此,李浩亮感触颇深,“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在技术研发上,洛轴坚持未雨绸缪。无论是从传统制造企业向先进制造企业的转变,还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跃升发展,关键就在于持续推动创新。”

“对于我们河南中烟科技战线工作者来说,按照河南中烟安排部署,从顶层设计到项目管理,从烟叶原料保障到香精香料研发,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狠抓科研攻关,加强成果转化,坚持以‘需求导向锚定方向、自主创新破除壁垒、成果转化激活效能’为主线,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攻坚体系。”李浩亮目光坚定。

02、构筑智能生产“图景”

71年前,涧河西岸的麦田上立起第一根测标,洛轴从这里起步。如今,洛河南岸,一座智能工厂拔地而起,代表洛轴坚持科技赋能、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

“无论是洛阳轴承还是河南中烟,对于我们制造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李浩亮深有感触。

近年来,河南中烟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必答的“生存题”,站在战略层面重构企业发展坐标系,让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释放“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在南阳卷烟厂卷包车间末端,银灰色的检测通道格外引人注目。当一件件烟即将通过检测区时,通道上的两个读码器就会发出蓝光,像哨兵一样捕捉其“身份信息”。

“发现异常关联!”随着警示灯闪烁,异常件烟被精准推离主通道,整个过程不到1秒。“关联异常情况被及时发现、实时处理,不仅免去了人工倒仓的麻烦,同时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保障了生产连续顺畅。”打码机操作工看着高速运转的生产线,99.99%的关联成功率背后,就是“总线剔除”装置智能化的守护。

来到漯河卷烟厂的物流仓储区,同样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自主视觉识别AMR机器人正穿梭于搁板式货架之间,按照系统根据物料使用频次生成的“热度”,自动分配存储空间。

“以前找物料得靠记忆跑断腿,现在系统比咱们还清楚哪儿该放啥。”漯河卷烟厂仓储员李师傅指着监控屏上跳动的图谱说道。数据显示,厂内物流管理作业人员减少了71%,年人均劳动效率从技改前的550箱大幅提升为1000箱左右,高于行业同等规模卷烟厂水平。

洛阳卷烟厂通过“数字地图”这一以数字孪生构建还原全景的“虚拟车间”,可便捷搜索、查询和管理工厂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与信息,巡检不再单纯凭经验和翻图纸,实现了隐蔽管网“一图尽收眼底”的可视化管理。

“根据系统提示,地下管廊蒸汽压力出现异常,具体位置在距离锅炉出口25米处,请即刻前往确认。”洛阳卷烟厂动力车间维修工姚志强的设备突然发出警报,随着“数字地图”的指引,车间维修人员迅速找到了异常位置。

这些发生在车间角落的“微变革”,勾勒出河南中烟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图景。通过认真学习了解洛阳轴承工业“关节”的“绝活”,河南中烟的认识更加深化,方向更加清晰:数字化转型不是追求高大上的技术堆砌,而是让数字技术扎根生产一线,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03、激活技术创新“引擎”

“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洛阳轴承集团时这样说。

洛轴集团在“一五”时期建厂,依靠国外援助逐渐起步,如今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掌握轴承领域的高端核心技术,其发展历程既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样本,更是缩影,同时也深刻昭示了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制造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我们和洛轴集团同属机械设备设计、加工与制造企业,我们重点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回顾从‘洋火、洋皂’到‘制造大国’的艰辛历程,感受尤深。”许昌烟机公司总经理吴永胜感慨,“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并非抽象概念,而是承载国家发展的坚实底座。同样的,对制造企业来说,创新则是关乎生死存亡、决定未来发展的‘命门’所在。”

如果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引擎,数字赋能为生产流程铺设了高速轨道,那么智能化则为企业这辆高速疾驰的列车注入了智慧基因,驱使企业生产发生根本性的质变与跃迁。

“过去,加工一个零件需辗转多道工序、频繁更换夹具,如今,智能产线实现‘一站式’贯通,全流程高效完成”,机加车间主任介绍。

过去,老师傅要凭经验反复调试,现在输入参数就能自动完成折弯作业,不仅能全天候精准作业,还能确保每件产品都达到精密标准,保障质量稳定,成功解决了烟机产品特殊工艺需求。

“洛阳轴承‘5G+工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品从设计、选材、生产到交货的全程数字化,对传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并自主孵化、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轴承应用软件。”许昌烟机副总经理吴轶华说,“这也启示我们不能只在表面下功夫,更要在智能生产上注入大量心血,烟机设备智能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而是我们脚下实实在在的行进之路。”

面向未来,河南中烟和许昌烟机将会一如既往坚持科技创新,深化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关键瓶颈,积聚创新动能,激发竞争活力,在服务和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制造企业建设新篇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1900.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揭秘香烟回收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近日中华烟回收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作为国内高档香烟的代表中华烟不仅是节日送礼的常...

香烟资讯 2025-09-29 120 0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近日一种名为越代的香烟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它宣称能够帮助烟民减少吸烟量甚至最终戒烟这种香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香烟资讯 2025-09-29 1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