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卷烟厂近50年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些令人感动的英雄人物,李芳民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李芳民默默奉献,兢兢业业,曾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5年11月,时年25岁的李芳民从合肥经济技术学院毕业,被分配进入汉中卷烟厂工作。他先是在制丝打叶线上熟悉了一年工作,不断学习,将理论联系实际,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制丝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技能。
1996年11月,李芳民被提拔为制丝线机械修理工。之后,他前往济南烟厂学习PROTOS卷烟机操作技术,1997年1月开始参与烟厂第一套PROTOS卷烟机的安装调试工作,3月份成为烟厂第一套PROTOS卷烟机的第一位主操班长。
为了解决接嘴部分故障频繁、运行性能不佳的问题,李芳民迎难而上,硬是在机台上奋战了三天三夜,最终让机器平稳顺畅地运转起来。李芳民钻研技术,精益求精,这台PROTOS卷烟机始终保持着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运行状态,他所在的班组也赢得了厂部授予的先进班组、红旗机台、创新示范岗等众多光荣称号。
1999年10月,李芳民兼任车间工段长。他勤业敬业,业精于勤,永不懈怠,把生产组织得井井有条,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不断降低原辅料消耗,有效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大力提升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
李芳民勤奋上进,钻研探索,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一面看着图纸资料学习理论知识,一面跟着师傅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技术改造与设备操作过程中。
1997年3月,刚开始操作PROTOS卷烟机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第一个月产量没上去,消耗高,问题多。在这期间,李芳民心急如焚,不知少睡了多少觉,他狠下心来钻研技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李芳民凭借各项指标名列前茅的突出成绩,被直接提拔为卷接设备修理工,这个过程历时不到一年,变化相当惊人。
李芳民一门心思钻研机器,全身心地钻研技术资料,短短半年时间,就把PROTOS卷烟机学得透彻明白。李芳民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熟练掌握了进口设备FOCKE包装机组的操作与维修技能。
2005年7月,李芳民被调入主力生产线二车间,从事高速设备的维修工作,担任设备修理班班长。面对设备多、机型杂、多种设备并存的情况,李芳民钻研各种机型的资料、图纸,研究设备运行原理图,熟练掌握了车间所有卷烟设备的维修技术,多次参加全省烟草行业“技术比武”并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了真正的设备维修“多面手”。
2005年12月,李芳民顺利通过了技师资格认证考试,过硬的技术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可。
1997年初,烟厂组建精品烟生产线,承担烟厂中高档烟的生产任务。在这期间,李芳民同志再一次展现了精英风范。他以干克难,任劳任怨,怀着对烟厂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没日没夜地与其他技术人员努力工作,调部件、查资料、拆拆装装,忙得不可开交。
尤其在调试阶段,他整天和设备拴在一起,对位置、改系数,调了这边又调那边,只见额头上的汗珠不住地往一双粘满污渍的手背上洒落,着实令人感动。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保障合作品牌生产,李芳民主持带领技术人员,先后改造加装空头、反包、次包、飞包、封签等9项质量检测器,完成小改小革多项,几个QC课题获得成功,多次受到厂部表彰奖励。
其中,李芳民承包的PT - GD2#卷包机组被厂工会命名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机台”,2006年3月该机组被授予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岗”称号。
李芳民与人为善,总给人一种“暖心”的印象。在工作中,他与工友同事并肩作战,紧密配合,爱帮助别人克服困难和解决麻烦。在生活中,他孝敬父母,与邻居和睦相处,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帖。
李芳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乐于奉献,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双文明建设标兵”,多次在全厂乃至全省设备操作技术比武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1年9月,李芳民被汉中市委、市政府授予汉中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7年,李芳民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李芳民被评为“2008感动陕西中烟十大人物”,同时被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2008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标兵”荣誉称号,受到省总工会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11月底,李芳民应母校合肥经济技术学院邀请回校作了两场事迹报告,受到学校师生的高度好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