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峨非法电子烟案破获后的思考

2025-08-25 香烟资讯 12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摘要:本文以广西天峨县侦破的非法制售电子烟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案件的深入剖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归纳电子烟案件的特点。同时,分析当前烟草专卖部门在打击非法电子烟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电子烟监管的思路做法。旨在为提升烟草专卖部门对非法电子烟的监管效能提供参考,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与消费者权益,为未成年人构建坚实的保护屏障。

关键字:非法电子烟;案件侦破;监管打击;烟草专卖

随着电子烟市场的快速发展,非法制售电子烟的现象日益猖獗,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还对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025年8月20日,网上一篇《涉案金额1000万余元!广西天峨侦破一非法制售电子烟案,抓获7人》的文章引发笔者思考,该案的成功侦破为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以此案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非法电子烟案件的现状、烟草专卖部门打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为加强电子烟监管工作贡献力量。

一、非法电子烟案件的现状特征与成功实践

(一)案件成功经验总结

广西天峨县侦破的这起非法制售电子烟案件,是多部门协作配合的成功典范。在案件侦查过程中,该案专案组秉持 “打源头、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 的工作思路,以辖区购买电子烟的人员为中心点,循线追击,层层推进,逐步摸清了整个非法经营网络。同时,专案组充分利用技术侦查支持,对海量快递信息进行筛查,锁定犯罪嫌疑人及窝点,为最终的收网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在收网行动中,各抓捕小组协同作战,同步开展行动,确保了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体现了高效的执行力和强大的战斗力。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捣毁非标电子烟生产窝点1个、仓库1个、储存窝点7个,扣押一次性电子烟3173个、烟弹16771个、烟具943个、电子烟产品组件983套、烟油50余公斤,以及电子烟组装、生产设备和电子烟配件一大批,涉案金额1000万余元,

(二)电子烟案件特点归纳

从互联网上公布的类似电子烟案件来看,一般来说,电子烟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零售终端难查,但窝点货值大,符合公安立案标准。在天峨县的案件中,最初是通过对快递业的日常执法检查发现存疑包裹,进而顺藤摸瓜找到犯罪窝点。非法电子烟的零售终端往往较为隐蔽,可能通过线上交易、流动贩卖等方式进行,给日常监管带来较大难度。然而,一旦查到窝点,往往能查获大量的电子烟产品及相关组件,涉案金额较大,完全符合公安立案标准,为立案侦查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是追到上线一般涉及完整的产运销链条,可深挖经营成典型网络案件。天峨县的案件中,从最初发现的辖区购买人员,到南宁市的分销商,再到货源提供者,直至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非法生产、组装、销售电子烟产品隐秘黑作坊的生产者,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非法电子烟产运销链条。通过对这条链条的深挖,成功将一个跨区域的犯罪团伙彻底摧毁。这表明,非法电子烟的销售并非孤立行为,往往存在着严密的网络,只要顺着线索追查上线,就有可能揭开整个犯罪网络的面纱,将案件经营成典型的网络案件。

三是打击一个电子烟团伙会形成很强的震慑效应。天峨县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捣毁了生产窝点、仓库、储存窝点多个,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对非法制售电子烟的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强大的震慑。这种打击力度能够有效遏制非法电子烟的蔓延势头,让潜在的违法者不敢轻易涉足此类犯罪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电子烟市场环境。

二、烟草专卖部门打击非法电子烟的现实困境

一是证据收集难。非法电子烟交易中,电子货币交易成为主要方式,交易记录多以数字形式存在,具有易篡改、易删除的特点,给证据固定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犯罪分子多利用境外聊天软件进行交流,这些软件的服务器位于境外,监管难度大,且聊天记录可能经过加密处理,难以获取和破译,使得烟草专卖部门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

二是跨区域协作难。非法电子烟的产运销链条往往跨越多省市,甚至涉及境外,这就需要不同地区的烟草专卖部门、公安部门等进行协作配合。然而,不同地区的执法标准、工作流程可能存在差异,信息共享不及时、不畅通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地域限制导致调查受阻、证据传递延迟等情况,影响打击非法电子烟的效率。例如,一些非法电子烟的生产窝点在甲地,销售网络却遍布乙地、丙地等多个地区,在追查过程中需要各地部门的紧密配合,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及时有效的无缝对接。

三是调度多警种协同配合难。打击非法电子烟违法犯罪活动需要烟草专卖、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多部门和公安技侦、经侦、刑侦等多警种的协同作战。不同部门、警种的职责分工不同,工作重点也存在差异,在调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协调不畅、职责不清等问题。例如,烟草专卖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非法电子烟线索后,需要公安部门介入进行立案侦查和抓捕行动,但在警力调配、行动部署、证据收集、跨省办案等方面可能会出现衔接不畅的情况,影响打击效果。

四是非法电子烟技术更新快,隐蔽性强。随着科技的发展,非法电子烟的技术不断更新,产品形态日益多样化,如外观与普通文具、玩具相似的电子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识别和监管。一些非法电子烟还采用了新型的烟油配方,其成分复杂,检测难度大,给烟草专卖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加强非法电子烟监管打击的对策举措

一是强化证据收集能力建设。加强对电子货币交易和境外聊天软件的监管研究,与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建立合作机制,及时获取相关交易记录和聊天信息。同时,加大对执法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其对电子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分析能力。引入先进的电子取证设备和技术,提高证据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借鉴一些地区在打击网络犯罪中运用的电子证据固定技术,应用到非法电子烟案件的调查取证中。

二是建立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统一的非法电子烟监管打击协作平台,实现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和协同作战。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在跨区域协作中的职责和义务。定期召开跨区域协作会议,加强沟通交流,协调解决案件查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参考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在跨区域执法协作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形成高效的协作模式。

三是优化多警种协同配合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非法电子烟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研究制定打击策略。明确各部门在协同配合中的职责分工,加强在案件线索移交、调查取证、抓捕行动等环节的衔接。开展联合执法培训和演练,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形成打击非法电子烟的合力。例如,烟草专卖部门与公安部门可以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非法电子烟的打击力度。

四是加强对非法电子烟技术的研究和监管。建立非法电子烟产品信息库,及时收集和分析市场上出现的新型非法电子烟产品的特点和技术参数。加强与科研机构、检测机构的合作,提高对非法电子烟及其烟油成分的检测能力,及时发现和识别新型非法电子烟产品。加大对非法电子烟生产、销售环节的技术监管力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非法电子烟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认知。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非法电子烟的危害,提高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对非法电子烟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曝光典型非法电子烟案件,展示打击成果,形成强大的舆论震慑。鼓励公众举报非法制售电子烟的线索,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管打击工作中来。

六是强化培训提高非法电子烟打击水平。加强对烟草专卖部门和公安机关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电子烟相关法律法规、市场动态和执法技能的掌握程度。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执法经验和做法。例如,邀请电子烟行业专家进行授课,使执法人员了解电子烟的技术特点和市场情况,提高执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广西天峨县侦破的非法制售电子烟案件为我们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有益借鉴,但非法电子烟的监管打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烟草专卖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监管打击能力。通过强化多部门协作、加强技术研究、加大宣传教育等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切实维护电子烟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3191.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