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竞争力的硬指标。在降本增效、绿色发展的时代考题前,如何让每一度电、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价值?河南中烟南阳卷烟厂动力车间近期掀起了一场全员参与的“能源管控大讨论”,目标直指“堵塞点”,方法聚焦“金点子”,在思想碰撞与实干担当中,探索出一条节能管控的新赛道。
思想破冰:从“能耗短板”到“降耗攻坚”
“这是2024年行业单箱卷烟综合能耗指标排名,我们的综合能耗比行业均值高出5.13%……”在车间设备专题例会上,设备主任站在投影前,指着投影里单箱卷烟综合能耗排名这个被特意标成红色的数据。
“李主任,咱们制冷机老旧是客观事实,我们只有让‘老马’跑出新速度,才能在能耗上‘杀出重围’。”台下突然响起老班长马书和的粗嗓门。
“来来来,我来给大家算一下。”维修工唐克争拿着笔和草纸现场推演。
“如果第三季度我们在保证生产基础上,将空调送风温度下限值由原来的18℃-21℃设置到21℃-23℃,制冷机运行负荷会下降30%左右,老马,咱们有的是办法解决。”
与此同时,新进大学生高晗也不甘示弱:“节能减排是动力车间的义务,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是我们每个动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场始于“红牌警示”的讨论,迅速凝聚了共识:降耗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思想的坚冰被打破,一场全员参与的降耗攻坚战正式打响。
全员行动:“金点子”碰撞能源管控最优解
能源管理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个个直击灵魂。
车间打破层级界限,鼓励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一线员工同台交流,从不同视角剖析能源管理工作。
高效能设备运行效率是否有优化空间?现有操作或工艺参数是否有节能潜力?类似尖锐问题被摆在台面。
技术人员说:“部分锅炉、空调等设备因服役年限长,能耗较高且稳定性不足。”
一线操作人员则反映:“能源监测数据问题反馈滞后,是否可以根据运行趋势提前预测采取预防措施。”
图为动力车间工作室成员围绕能源管理开展头脑风暴
管理人员提出:“能源管理考核和过程管控长效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充分调动员工节能积极性。”
……
针对各类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开展头脑风暴。通过9轮次的碰撞交流,车间共收集各类节能建议32项,完成跑冒滴漏排查治理30项,梳理形成能源管理改进方案,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实干见效:管控策略跑出降耗“加速度”
活动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动力车间坚持“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行动指南,以讨论成果为指引,迅速制定落实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改进措施落地见效。
节能策略上,将各项能源管控措施进行整合,梳理形成9项设备节能优化控制策略并纳入车间能源管理制度,建立14项能源内控指标和能源消耗预警机制等,全面加强能源过程管理和分析管控。
图为动力车间维修工改造中水回路
节能改造上,实施中水利用改造,将厕所冲洗用水由原来的自来水改造为中水,实现每日节约用水1吨左右。同时确定8项节能改造点列入投资项目、技术革新等立项计划。
智能管控上,处理能源管理系统问题7项、优化升级系统功能模块21项,促进能源管控手段更为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
教育培训上,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广泛收集能源管理优秀培训课件,每月组织开展能源管理培训与现场交流,促进全员节能水平的不断提升。
这场“能源管理大讨论”,远不止于一次活动,更是南阳卷烟厂动力车间向绿色、高效转型的关键一跃。它通过“问”与“答”的深度互动,在“紧日子”里深挖潜力,为“好日子”积蓄动能,成功推动全员从“被动执行者”向“主动破局者”转变,从“完成任务”向“创造价值”升级。南烟动力人正用智慧和行动,为打造特色鲜明的绿色卷烟工厂,贡献澎湃不竭的“动力智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