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换马甲”卷土重来?微信暗藏外烟交易“潜规则”
“想来点不一样的?”“老口味,懂的来。”近些年来,在社交平台微信上,类似这样隐晦的“黑话”正成为非法电子烟和外烟交易的暗号。曾经被严厉打击的电子烟,似乎正在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卷土重来。
“我一开始也是好奇。”化名李明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他身边不少朋友都在抽电子烟,而获取这些烟的渠道,大多来自微信上的“熟人”。“他们会发一些很隐晦的图片和文字,比如烟雾的图案,或者一些国外品牌的logo。”
这些“微商”们十分谨慎。记者化名小王,尝试添加了几个声称“有货”的微信账号,发现他们的朋友圈内容都经过精心伪装。表面上,他们可能卖的是潮牌服饰、海外代购,甚至是一些生活用品,但只要你主动询问,他们就会立刻切换到“专业”模式,提供详细的电子烟和外烟产品目录。
“他们会问你喜欢什么口味,是水果味的还是烟草味的,甚至会推荐一些市面上比较少见的‘限定款’。”小王说,“价格也比正规渠道便宜很多,所以很多人都愿意从他们这里买。”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微商”为了躲避监管,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他们会根据买家的头像、朋友圈内容、聊天语气等细节,判断其是否为“自己人”。一旦发现有任何可疑之处,立刻停止交易,甚至直接删除好友。
“他们很怕被举报。”化名赵姐,一位曾经从事过类似交易的微商透露,“所以他们只做熟人生意,或者通过熟人介绍。而且交易过程也十分隐蔽,一般都是通过微信转账,然后线下送货或者快递。”
这种隐蔽的交易方式给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微信平台上的信息量巨大,监管部门很难逐一排查;另一方面,这些“微商”的反侦察能力极强,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就会立刻转移阵地。
“我们也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打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信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发现的违规账号,我们会坚决封禁。同时也呼吁广大用户积极举报,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但是,仅仅依靠平台的打击显然是不够的。专家指出,要彻底铲除这种非法交易,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交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利用微信等渠道进行非法交易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非法电子烟和外烟危害的认识,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产品。
同时,对于电子烟的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已经对电子烟实行了严格的监管措施,但仍有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监管,甚至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对此,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此外,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贪图便宜,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电子烟和外烟。一旦发现有非法交易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非法电子烟和外烟交易,保护公众的健康。
这些“微商”的“察言观色”,实质上是在挑战法律的底线,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这场隐蔽的“猫鼠游戏”,亟需一场更加严厉的监管风暴来终结。只有让这些非法交易无处遁形,才能真正守护公众的健康,维护市场的秩序。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