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兴宁“8·30”非法生产经营电子烟网络案

2025-09-04 香烟资讯 9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2024年9月,随着广东省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槌落下,一起涉电子烟国标特大网络案件尘埃落定。被告席上,主犯任某、余某等19人因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判处三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5万至500万元不等的罚金。

这起案件从侦查到判决历时13个月。办案人员在广东、安徽等省多个地市查获涉案电子烟烟弹11万多个,涉案金额1.13亿元。这是梅州首个获批发起“集群战役”的电子烟案件,也是梅州首例集非法生产、仓储、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电子烟全链条大案。

办案人员创新运用“线索穿透+跨域协作+数据织网”策略,采用“数据赋能、跨域联动、全链打击”的治理模式,彻底撕开深度隐藏的电子烟“黑色产业链”,为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广东经验”。

深夜举报,揪住可疑“尾巴”

2023年8月29日夜里,梅州兴宁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举报:兴宁市某工业园区某电子厂疑似在非法生产电子烟。

线索就是命令。兴宁市局立即启动线索核查机制,专卖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核查发现辖区内无持证电子烟生产企业,证明涉事电子厂未取得烟草专卖品生产资质。随后,执法人员联合电力部门展开核查,发现该厂区近三个月用电量是同规模企业的3倍以上,且夜间用电占比超过60%,与“电子研发”的经营性质明显不符。

执法人员在园区周边秘密排查时还发现,厂区出入口附近有人长时间逗留观望;夜间货运车辆进出频繁,车辆行驶时伴有异常“香味”。园区管委会也反映,该厂虽声称生产电子配件,内部却是甜腻、浓烈的香精味。

种种异常像拼图般合拢:无资质、高耗电、夜间生产、烟油味……结合近期辖区非法电子烟流通抬头的态势,执法人员断定,这里不是普通的电子厂家,极可能存在非法生产电子烟的行为。

2023年8月30日凌晨,兴宁市局将线索上报梅州市烟草专卖局。梅州市局迅速启动警烟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与公安部门联合成立专案组,决定对该窝点进行精准排查。

雷霆收网,端掉“流水线”

微信图片_20250902093009.jpg

广东兴宁“8·30”非法生产经营电子烟网络案查获的非法物品。广东梅州市局供图

2023年8月30日,专案组调集公安、烟草执法力量,对涉案电子厂实施精准打击,现场查获3条全自动生产线及11台专业设备,查获电子烟烟弹10.73万个、烟油1.07吨,查获烟管、假冒品牌包装盒、商标纸等原辅材料一批,涉案金额400余万元。行动中,任某、罗某等14名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

初步审讯查明,该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清晰——任某负责生产,罗某负责销售,他们在余某的指使下,通过非法生产仿冒品牌电子烟牟利,已形成“日产万弹”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主要流向粤北及周边省份。据供述,该窝点2023年5月从揭阳、汕尾转移至兴宁后秘密投产,其快速扩张的背后是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成熟的分销网络。

关键证据随之浮现。办案人员查获大量产供销台账——电脑记录着原材料入库情况,加密U盘存储着每日产出、运出电子烟的口味、数量以及与上下游的交易记录。这些台账呈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信息。

为固定证据,专案组委托广东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对查获的电子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假冒注册商标、伪劣电子烟烟弹。

“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分销商,要实现全链条打击。”案情分析会上,梅州市局局长刘晓明明确要求。这场仗,必须打到底。

顺藤摸瓜,撕开整张“黑网”

结合相关排查,专案组锁定了两条关键线索:一是为窝点提供烟油、烟管等原辅材料的供应商余某;二是负责运输、分销的总经销商陈某。

专案组办案人员通过生产台账倒查供应商,通过物流信息追踪分销商,全方位开展侦查工作。

2024年1月,专案组在深圳成功捣毁余某的仓储窝点,查获大量非法烟油、空白烟管及包装材料,确认其为生产窝点原辅料源头供应商。同期,专案组在韶关警方协助下抓获总经销商陈某、一级经销商钟某。截至案发,陈某在深圳、陆丰、兴宁三地累计收、发货电子烟烟弹约115.1万盒,案值4028.31万元。

至此,这条电子烟“黑色产业链”被彻底斩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4505.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今日公布!进口香烟商品店“招财进宝”

喜讯进口香烟商品店招财进宝盛大开业品味生活新选择各位烟友们大家好近日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下一家别具特色的进口香烟商品店招财进宝终于揭开...

香烟资讯 2025-09-29 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