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烟取得高速增长后,引发了各国监管部门的担忧,后者纷纷开启了对电子烟的监管立法,禁售、限售部分产品(一次性产品、调味产品),甚至是全面禁售电子烟,这对我国电子烟产业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企业因为创新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低,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
今年以来,又有一些国家推出了针对电子烟产品的法规。各国烟草监管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有的国家严格管制一次性电子烟,有的国家调整了电子烟的销售模式,有的国家实施了新的准入制度,这些政策给电子烟出口企业带来巨大挑战,整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欧洲:多国发布一次性、调味产品禁售令
早在2016年,欧盟就将电子烟纳入监管,发布了TPD指令,明确对电子烟产品的上市销售提出要求,要求产品在上市前6个月提交注册,并详细说明了注册需要提交的资料清单。
进入2024年后,为遏制快速增长的一次性电子烟等产品,又有一些国家加大了监管力度。比利时、法国和波兰发布了禁售令,禁止一次性电子烟销售;拉脱维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国限制电子烟弹的口味,只允许烟草味和薄荷味销售。
据相关政府公告显示,推出这些政策是为了降低(一次性)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不过,一次性电子烟因其便利性而受到用户的欢迎,对成年消费者也形成了冲击。
今年7月1日后,英国也正式实施一次性电子烟禁售令。作为我国电子烟出口的TOP 5目的地,这一禁令将“重创”部分出口企业的业务,使其将产品转向其他市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发布禁售令,一次性产品将走下“神坛”。当然也有人担心,该禁令可能会促使消费者重新使用卷烟,或者导致非法产品增加。
从欧洲的这些监管举措来看,只是对部分电子烟产品进行严格管控,尚没有全面禁售电子烟。有专家表示,这些举措显示出相关国家政府“希望在维护消费者利益和限制消费者获得烟草产品之间取得平衡”。
澳大利亚:实施“罕见”的处方模式
自2024年10月1日起,澳大利亚实施了新的电子烟监管政策。新规规定,所有电子烟及其相关产品均仅允许通过药房销售,同时仅能用于帮助戒烟或控制尼古丁依赖症目的,药房不得销售一次性电子烟。任何零售商,包括烟店、电子烟店和便利店等,如果售卖任何电子烟或电子烟产品,即构成违法。
凭处方购买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在相关州或领地法律允许的地区,年龄未满18岁的人士需凭执业医生或执业护士开具的处方才允许购买电子烟。年满18岁的人士可无需凭处方,在参与销售的药房购买尼古丁浓度不超过20毫克/毫升的电子烟。
不过,他们必须在购买前与药剂师交谈。讨论内容包括产品和用量、其他戒烟方案,以及如何控制尼古丁依赖症。购买者必须提供身份证明,并且在一个月期间最多限购一个月所需的用量。此外,法规还要求电子烟采用简明医药制品包装,以降低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口味上仅限于薄荷、薄荷醇和烟草味。
和其他国家不同,澳大利亚将电子烟视为戒烟工具,并防止青少年接触电子烟。一些行业利益相关者认为,澳大利亚的监管方式不仅限制了合法市场发展,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还会导致税收损失,面临着走私、黑市的严峻挑战。
亚洲:严格管制电子烟制品
在亚洲,许多国家的烟草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监管决策往往要考虑烟草带来的经济效益。针对快速增长的电子烟,诸多国家加强了对电子烟产业的管制,或限制,或认证,或禁售、或禁止电子烟生产,这对我国电子烟出口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越南:全面禁止电子烟
越南国会于 2024 年作出决定,从 2025 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电子烟与加热烟草产品在境内的各类流通和使用,包括生产、经营、进口、藏匿、运输以及消费等行为,且将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或成瘾物质也一并纳入禁令范围。
印度:早在2019年,该国便全面禁止电子烟,但电子烟在网上和烟草店中仍然很容易购买,使得监管执法面临挑战。随后几年,印度卫生部一直在努力,希望推出严格执行禁止生产、销售和宣传电子烟的法案。
印尼:该国实施了非常严格的烟草法规,特别是重点关注了电子烟问题。印尼的法律规定,禁止向21岁以下人员和孕妇销售电子烟,最低购买年龄从18岁提高到21岁。在距离学校200米范围内,或通过未经年龄验证的在线平台销售电子烟也受到限制。根据印尼新规,电子烟液中尼古丁的最高含量和产品包装都将受到严格限制,电子烟包装50%的面积需印有警示信息。
马来西亚:多州发布电子烟禁售令
自2025年4月起,马来西亚多州密集发布电子烟禁售或限制措施,柔佛、吉兰丹、登嘉楼、玻州等地相继升级管控。一些州为电子烟商家提供了数月过渡期,截至2025年12月,并明确表示不会延长期限,从2025年起将不再发放电子烟销售许可证,并将在2026年初正式启动全面执法。届时,仍违规销售电子烟的商家将面临罚款、抄查等处罚。
政策发布后,众多电子烟零售商和分销商表达了对政策的不满。他们认为,当前市场上大多数电子烟商家都在合法经营,不应因个别非法案例而“被连坐”。
同时,有行业组织指出,过于严厉的监管可能会扼杀合法市场,反而滋生黑市交易。当前,电子烟行业在马来西亚已形成一定规模,涵盖制造、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政策急转弯将影响数万名从业者。
菲律宾:实施电子烟认证制度
相比周边国家,菲律宾并未全面禁止电子烟,而是参照美国等国家,实施产品认证制度。自2025年起,根据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的规定,所有电子烟和加热卷烟产品都必须经过认证程序,才能获得菲律宾标准标志和进口商品清关标签,以此来确保产品在销售给消费者之前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今年4月份,菲律宾重新允许通过在线平台销售和分销电子烟及新型烟草产品,前提是在线平台要确保拒绝18岁以下未成年人访问,消费者必须在平台进行身份验证并注册后才可以在线购买。
总之,当前各国收紧电子烟监管政策的趋势没有变。随着禁售令的出台,给我国电子烟出口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次性产品和调味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出口企业需要密切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早点调整电子烟产品线,通过推出合规的多样化产品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切记不要有侥幸心理,抑或是采取违法手段进入海外市场,一旦被监管部门查获,损失的将不仅仅是金钱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