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丝车间叶片段预配柜改造中,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泰山梦”创新团队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突破传统批次生产模式限制,实现预配柜自动换柜功能升级。该创新成果获得山东中烟2025年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三等奖。
在制丝生产中,叶片段预配柜是平衡上下工序的关键设备。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原有批次生产模式存在三大痛点:换柜间隔长,人工响应延迟导致断流风险;批次重叠时间长,影响烟丝含水率、整丝率等关键指标;头尾料精度控制难,容易导致原料浪费。
“泰山梦”创新团队坚持问题导向,确立“通过底层PLC控制技术替代人工操作”的创新思路,开启预配柜智能化改造,探究通过智控手段破题的可能性。
他们采用“技术攻关+现场验证+持续优化”的协作模式,通过模块化开发自主完成PLC程序编写、虚拟点位部署及人机交互优化等工作,突破硬件改造局限,实现系统零成本升级;通过单柜调试、多柜联机调试及现场验证,持续优化现场发现的各类问题,并形成“柜类自动换柜作业指导书”等标准化文件,确保系统运行精准高效。他们的技术方案兼容性通过罗克韦尔与西门子PLC验证,可覆盖全线设备。
随后,经过团队成员持续创新改良,预配柜最终实现了批间自动换柜成功率≥99%且零故障停机的目标,每批次生产烟叶头尾料浪费减少80%,批次间隔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至10分钟,换柜效率提升10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制丝线预配柜自动换柜功能改造成果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以“自主化改造、底层控制创新、动态适应性”的创新技术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典型案例。目前,该智能化技术已在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各规格生产线叶片预配柜实现全线部署,运行状况稳定,持续为生产赋能。下一步,该方案还将进一步扩展至叶丝柜、梗丝柜、配丝柜、混丝柜等其他柜式设备,逐步实现设备智能化,推动车间整体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
“泰山梦”创新团队以“智控破题、创新赋能”的实际行动,不仅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痛点问题,更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低成本投入、高适配性、可快速推广”的智能化升级路径,打破了智能化改造必须高投入的固有认知,生动诠释了基层创新团队在企业智能制造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泰山梦”创新团队成员进行技术研讨。刘丁榕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