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烟:数实融合 向新图强

2025-09-22 香烟资讯 11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每个工作日早上8点,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卷烟厂卷包车间的数字孪生大屏准时开启,24台实体卷包机组的运行数据同步跳动,生产准备情况一目了然;什邡卷烟厂制丝车间里,AGV机器人循着5G信号规划的最优路径灵活穿梭,将香精香料精准配送至投料工位,设备与罐体精准完成自动接驳,同时启动电子标签防差错验证,全程无接触、“零误差”……这一幕幕数实交融的场景,正是四川中烟数字化转型的日常剪影。

进入“二次创业”新征程,四川中烟党组认真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以“数字川烟”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新路径,进一步提升制造竞争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战略领航 坚持上下联动

“推动企业数字化整体能力进入行业第一方阵,智能制造综合实力达到行业头部水平。”四川中烟党组书记、总经理谢建宏的话掷地有声。1年来,四川中烟新一届党组深入调研,多次研究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制造工作,提出“向数实融合转、向新技术应用转、向数据驱动转、向智能化转”系列要求,明确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四川中烟网信办牵头,加强转型统筹,将年度数字化目标分解为23项具体任务,通过月度评估和季度提升,强化分类指导和督导闭环,形成“党组定方向、网信抓统筹、基层抓落实”的三级推进体系,确保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生根。

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是先导。今年4月,四川中烟发布卷烟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提出卷烟智能工厂五大架构、十大功能系统和8个核心数字化场景,为下属5家工厂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发展路径和建设指导。目前,四川中烟“十五五”网信规划及智能制造子规划、网络安全子规划的统筹编制工作正有序开展。“围绕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水平进入第一梯队目标,形成科学清晰的路线图和指导书,这是我们开展‘十五五’网信规划的重要工作。”四川中烟信息中心负责人说。

智造升级 催生“百花齐放”

从传统工厂迈向智能工厂,是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时代命题。四川中烟抓住契机,持续深入推进“云+中台+工业互联网”的“新数基”技术架构体系化构建。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沉淀可复用的模型、组件和工业App等数字资产70余项,并成功将设备数字孪生工业App自主复用到下属5家工厂的51台设备上,应用部署时长由过去的1周缩短至3小时以内,实施成本降低90%,初步探索出一套工业数字资产有效复用的可行模式,为行业智能工厂建设贡献力量。

强大的算力和网络保障能力支撑智能工厂各类应用“百花齐放”。在什邡卷烟厂制丝车间,“5G+”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如火眼金睛般筛查物料,在霉变识别算法和近红外探针的技术加持下,发现原料烟包出现不合格品时会自动报警拦截,检测覆盖率达100%;智能烟丝宽度检测应用系统每分钟采集2000多个烟丝样本,精准识别烟丝切后宽度,精度达0.03毫米。“过去靠人工抽检,难免有‘漏网之鱼’;现在系统24小时‘站岗’,质量更有保障。”什邡卷烟厂制丝车间主任汤效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检测数据说。在生产指挥中心,7万余个监测点位的数据实时汇聚,智能排产系统像高速运算的“超级中枢”一样,综合分析原辅料库存、生产计划、设备能力等情况,短短几分钟就能生成最优生产方案。而这项工作过去需要调度员忙碌3个小时才能完成。今年5月,什邡卷烟厂顺利通过行业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评定,标志着四川中烟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取得阶段性进展。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四川中烟在质量管控领域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通过打造供应链云批次系统,提升“原辅料入厂—生产加工—成品出厂”全链条溯源能力,为每批烟叶、每批辅料、每台设备、每个工单赋予唯一“数字身份证”。如今,四川中烟生产的19个品规可实现“包级”追溯,对市场反馈问题的响应时间从8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在成都卷烟厂,制丝车间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精确预测烟丝质量趋势,将生产线管理精度提升了4倍以上。长城雪茄厂创新研制5G手工雪茄外观尺寸检测设备和手工雪茄智能选色装备,实现了手工雪茄多项指标的全自动智能检测,效率较传统人工方式提升了3倍,检测准确率达到99.9%。

数据赋能 激活“数智大脑”

“通过构建烟叶原料保障‘六个精准’数字化管控模型,我们实现了烟叶原料调拨、加工、库存及使用等全过程精准管控,2024年度入库片烟成本同比降低6000余万元。”四川中烟物资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需要人工汇总各环节数据,往往带来烟叶调拨供需管理粗放、时效性不强、流程出现断点等问题。如今依托智慧决策运营中心,他们将调拨、监打、模块组配、库存等数据输入大模型,实现业务流与数据流的深度协同,辅助制定烟叶原料保障决策,决策周期大幅缩短,准确性显著提升,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智慧决策运营中心是四川中烟综合应用多种先进技术打造的“新型数仓”,目前已上线8个数字大屏、58个数据看板,支持3类业务场景的智能测算,能够自动生成15类文字报告、154套统计报表,成为四川中烟生产经营管理的“数智大脑”。

“看数、用数、治数”成为共识,以数据驱动业务、辅助决策、降本挖潜、创造价值——基于数据的变革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智能营销平台搭建了18种监测模型,及时预警市场异动,帮助一线工作人员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智能财务平台精准优化报销工作各环节,每年可为业务部门节省1万多个有效工时。此外,能源管理系统可监测全公司500余台设备的能耗情况,能够快速定位异常情况,辅助优化能源管控策略;计划管理数字化工具能够整合多源指标数据,税利测算业务实现“即点即用”,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准确率达98%。

全员创新 推进“产学研用”

“让数字化理念扎根基层,形成源源不断的转型活力。”秉承这一观念,四川中烟成立中烟和工厂两级数据创新工作室,打造多个“产学研用”创新实验室,建立网信专家库,通过“师带徒”和“平台+项目+人才”等方式,培养了100多名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多次举办大讲堂,邀请行业内外专家授课、“实战高手”现场传授经验,助力干部职工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素养。同时,四川中烟还面向业务一线开展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遴选,形成“设备数据会说话”“一部手机管市场”等37个鲜活的数字化典型案例,推动数字化转型成果互鉴、经验共享。

“这个App是我们小组利用低代码平台开发的,通过手机一点就能填写市场走访信息,短时间内实现数据自动汇总、图表输出分析。”成都卷烟厂信息科员工宁倩展示了一款数字化工具,该工具有效解决了营销人员纸质记录易丢失、难统计的痛点问题。

此外,四川中烟信息中心联合成都卷烟厂推广低代码平台,让不懂编程的员工也能开发实用的数字化工具。目前全公司已有300余名“一线开发者”,产出2000多个轻应用工具,涵盖工艺、设备、物资和综合管理等领域的上百个业务场景,累计实现降本增效12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四川中烟还举办相关竞赛活动,吸引了58支队伍200余名员工参赛,涌现出一大批数字化人才和低代码成果,自主开发、群智创新的数字化氛围日益浓厚。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站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节点,四川中烟表示,将持续深化新一代数智技术与烟草工业场景深度融合,加快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赋能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耗,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6256.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今日公布!进口香烟商品店“招财进宝”

喜讯进口香烟商品店招财进宝盛大开业品味生活新选择各位烟友们大家好近日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下一家别具特色的进口香烟商品店招财进宝终于揭开...

香烟资讯 2025-09-29 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