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进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蒲川乡曼朵村,金黄的烟叶整齐码放在烟农院子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个烤烟季,创新的“烟农+产业工人”互助模式正在这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故事,不仅让烟农的腰包更鼓了,更让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端起了“金饭碗”。
叶升苍在查看烤干的烟叶(8月14日摄)。
在烟农叶升苍家的院子,几名工人正娴熟地进行着烟叶初分作业。“以前这时候,全家老小齐上阵都忙不过来。现在有了专业工人的帮忙,5天就能完成往年要忙活半个月的活。”叶升苍说。
近年来,腾冲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开展技术下乡,烟农种出的烟叶品质大幅提升,所带来的溢价超过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再加上节省的时间烟农还可以投入田间管理,大家都愿意雇工人做活。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产业工人队伍,曼朵村组建起了专业初分队,队员们都是有烟叶种植经验的农村妇女,张忠娇就是其中的一员。“旺季时一天能挣130元,连着工作20天就有2000多元的收入。”张忠娇说,“最关键的是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队伍采取“老带新”的方式,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让更多村民掌握了专业技能。
产业工人在进行烟叶初分作业(8月14日摄)。
“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创新,更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优化。”蒲川烟叶工作站负责人陈熙说,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分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既解决了烟农的用工难题,又为农村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互利互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