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出口越南外烟批发“十年寒窗”
近年来,随着跨境贸易的日益频繁,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准了利润丰厚的外烟市场,试图通过非法渠道牟取暴利。在越南与我国边境地区,一条隐秘的“外烟批发”产业链浮出水面,其运作模式之复杂、规模之庞大,令人震惊。
“十年寒窗”,在这里并非形容刻苦读书,而是指这条地下产业链的“蛰伏期”。知情人士化名李明透露,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开始试水外烟走私,但由于当时监管严格,规模一直不大。真正形成气候,还是在近些年来,随着一些灰色清关渠道的出现和监管漏洞的客观存在。
这些外烟,大多标榜“出口越南”,实际上却从未真正进入越南市场,而是直接通过各种方式流入国内。李明表示,整个流程可以分为几个环节:
源头采购: 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烟草生产商或批发商处购入大量外烟。这些烟通常以低价购入,甚至有些是仿冒品。
跨境运输: 这是整个环节中最关键、也是风险最高的一步。为了逃避海关监管,不法分子会采取各种手段,例如伪报品名、夹藏货物、利用夜间或偏僻路线偷运等。有些团伙甚至会雇佣当地村民,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外烟分批运至境内。
境内分销: 外烟进入国内后,会通过多层级的批发商进行分销。这些批发商往往在一些大型批发市场或物流园区设有仓库,他们会根据订单大小,将外烟分销给零售商或个人。
终端销售: 最终,这些外烟会出现在一些烟酒店、小超市、甚至网络平台上。由于价格低廉,它们往往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
那么,这些外烟究竟是如何逃避监管的呢?
化名王强,一位曾经参与过外烟走私的人员表示,他们会利用一些监管漏洞。比如,他们会与一些货运公司合作,通过虚报品名或伪造报关单的方式,将外烟夹藏在其他货物中。或者,他们会选择一些边境地区的非正规口岸,利用夜间或监管人员的疏忽,偷偷将外烟运入境内。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与海关内部人员勾结,通过行贿等手段,换取通关便利。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海关的正常运作,也给国家税收带来了巨大损失。
外烟走私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它扰乱了国内烟草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正规烟草企业的利益。其次,由于这些外烟大多未经检验检疫,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可能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此外,外烟走私还涉及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近年来,我国海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外烟走私的打击力度,查获了大量走私外烟。但是,由于外烟走私的利益巨大,不法分子往往会铤而走险,不断变换手法。
因此,打击外烟走私,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海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走私行为;公安部门要加大侦查力度,严惩不法分子;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查处销售走私外烟的商家。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走私外烟危害的认识,引导消费者自觉抵制走私外烟。
“十年寒窗”,希望这条曾经隐秘的“外烟批发”产业链,在监管的重拳之下,能够彻底瓦解,还市场一片晴朗。
【来源:环球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