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油茶吐绿,屋顶光伏闪耀,乡村道路整洁通畅,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近年来,湖北黄梅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核心、生态为底色,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下国企助农兴农的生动篇章。
“以前村里没个像样的议事地方,发展也没方向,遇到难题都不知道找谁。”江河村老党员周大爷的话,道出了曾经乡村发展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黄梅县烟草专卖局构建“党组统筹、驻村主责、党员帮扶”三级联动机制,选派3名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驻村蹲点。驻村干部刚到村,就带着民情日记本挨家挨户走访,两个月内走遍全村两百余户人家。“记得第一次去村民老陈家,他说想搞养殖却没技术,我们当场就记下,第二天就联系了农业专家。”驻村书记周振华回忆道。
图为黄梅烟草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商乡村振兴工作 程澳 摄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共同制定《农网终端建设三年规划》《产业帮扶实施方案》,明确发展方向。针对村民缺技术的问题,他们将闲置教室改造成 “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知音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培训。“以前不懂电商,培训后我学会在网上给自家的农副产品开销路!”村民陈小妹开心地分享道。如今,江河村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包户”机制覆盖全村,村民有需求,党员随时到,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图为黄梅烟草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查看油茶树挂果情况 张攀 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江河村虽有山地资源,过去却因缺思路、缺技术,一直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黄梅县烟草专卖局因地制宜,以 “一村一品” 为抓手,打造多元产业体系。“油茶今年果子结的很大,又可以给村里增加不少集体收入了!”村民老王指着漫山的油茶树,难掩喜悦。
同时,为打通产销渠道,黄梅县烟草局推动农网终端升级,打造乡村振兴便民服务综合体,将12家村级小卖部改造成“知音便民服务店”,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农网零售客户拓展业务范围,增加生活缴费、快递代收等便民服务项目。如今,走进江河村的“知音便民服务店”,店内灯光明亮,货品整齐摆放,与以往昏暗杂乱的小卖部形成鲜明对比。
“以前我的小店又破又乱,生意也不好,全靠烟草的同志帮忙,不仅帮我改造了店铺,还教我怎么经营。”店主老严头感激地说。黄梅县烟草专卖局以老严头的小店为样板,将其打造成 “零售 + 农产展销”的特色终端,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这样一来,小店的人气更旺了,客户的粘性也更强了。“现在村民们不仅可以在我这里买到日常用品,还能交水电费、取快递,非常方便。”老严头说,“这些便民服务项目不仅增加了店铺的客流量,还为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图为村书记介绍光伏电板建设情况 程澳 摄
2025年,黄梅县烟草专卖局又为江河村引入光伏产业,182 块550Wp多晶硅组件在村民屋顶“安家”。“屋顶装了光伏板,夏天屋里凉快了,年底还能拿租金,这真是‘晒着太阳赚钱’!” 村民老陈摸着屋顶的光伏板,笑得合不拢嘴。更创新的是“农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种植油茶,形成“上能发电、下可种植”的立体农业。
“以前村里路不好,垃圾随处堆,哪有人来玩。”提及过去的村容,村民刘阿姨连连摇头。为改善人居环境,黄梅县烟草专卖局与村“两委”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硬化道路3.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78盏,种植梧桐树180多棵,修建休闲广场1个、文化长廊1处。“现在村里跟公园一样,每到周末,不少游客来拍照打卡!”刘大妈自豪地说。
在产业发展中,黄梅县烟草专卖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我们种油茶不用除草剂,用有机肥,结出的油茶果品质好,个头大,出油率高。”
图为油茶基地建设现状 张攀 摄
从党建引领强根基,到产业赋能促增收,再到生态治理美家园,黄梅县烟草专卖局以实干担当,让乡村焕发新活力。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乡村振兴战场,为黄梅乡村绘就更加美好的明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