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外烟供货商怎么找“扶弱抑强”
近年来,外烟市场持续活跃,利润丰厚,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然而,这个市场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和竞争策略,其中“扶弱抑强”便是较为隐秘且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将试图揭开这一现象的面纱,剖析其运作模式及背后的原因。
所谓的“扶弱抑强”,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慈善行为,而是一种商业策略,旨在通过扶持弱小经销商,来削弱甚至打击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对手。这种策略的实施者,通常是具备强大资源和渠道的外烟供货商,他们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选择性供货与价格策略:
大型供货商往往拥有稳定的货源和更低的价格成本,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利益,有选择地向不同经销商供货。对于一些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经销商(以下简称“弱势经销商”),供货商可能会给予更优惠的价格、更宽松的付款条件,甚至提供一些额外的支持,例如营销指导、货架陈列等。而对于市场份额较大的经销商(以下简称“强势经销商”),供货商则可能采取相反的策略,例如提高供货价格、减少供货数量,甚至延迟供货,以此来限制其发展。这种策略的精髓在于,通过扶持弱势经销商,形成对强势经销商的市场包围,蚕食其市场份额。例如,近日某大型供货商(化名:A公司)被曝出向某小型烟草店(化名:B店)提供低于市场价15%的货源,而同时却对一家长期合作的连锁烟草店(化名:C店)大幅提高了供货价格。
二、信息不对称与渠道控制:
外烟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供货商掌握着重要的市场信息,例如货源、价格、政策等。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优势,有针对性地向弱势经销商提供信息,帮助其更好地开展业务。而对于强势经销商,他们则可能故意隐瞒一些重要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从而影响其决策。此外,供货商还可以通过控制分销渠道来实现“扶弱抑强”的目的。例如,他们可以优先向弱势经销商提供优质货源,或者将强势经销商排除在一些重要的渠道之外。近些年来,一些供货商开始建立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这进一步加剧了渠道控制的力度。
三、利益捆绑与排他性协议:
为了确保弱势经销商的忠诚度,供货商可能会与他们建立利益捆绑关系,例如给予独家代理权、签订排他性协议等。这些协议通常对弱势经销商有利,可以保证其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但也限制了他们的选择空间,使他们难以与其他供货商合作。与此同时,这种排他性协议也间接地限制了强势经销商的货源渠道,削弱其竞争力。例如,A公司曾与多家小型烟草店签订独家供货协议,这些烟草店只能从A公司进货,从而减少了C店等大型经销商的货源选择。
四、价格战与市场扰乱:
在某些情况下,供货商还会利用价格战来打击强势经销商。他们可能会通过向弱势经销商提供低价货源,来引发市场价格竞争,从而迫使强势经销商降低价格,减少利润,甚至亏损。这种做法虽然会带来短期内的市场混乱,但也能够有效地削弱强势经销商的竞争力,为弱势经销商创造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扶弱抑强”在外烟市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供货商运用其资源优势,进行的一种策略性博弈。这种策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供货商的资源掌控能力、信息优势以及对市场动态的把握。然而,这种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可能引发市场反弹、损害品牌形象等。 在未来,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扶弱抑强”这种策略的生存空间可能会受到挤压。 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还是依赖于公平竞争和规范运作。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