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Tobaccoreporter 近日报道,亚太烟草减害倡议联盟(CAPHRA)呼吁马来西亚政府在当前控烟立法进程中,避免对电子烟实施“适得其反的全面禁令”,并建议采取“风险比例监管”策略。
该组织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控烟政策中持续忽视减害途径,是导致可预防烟草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
CAPHRA此番表态正值《2024年公共健康控烟产品法案》(Act 852)推动下,马来西亚部分州属正在考虑收紧电子烟销售管控,包括实施地方禁售与设定更严格的尼古丁含量上限。CAPHRA警告,这些举措若不谨慎推进,在抑制合法渠道的同时推动黑市扩张,反而带来更大公共健康风险。
CAPHRA进一步批评世界卫生组织未正视电子烟在吸烟者戒烟过程中的作用。数据显示,尽管马来西亚2023年非法烟草交易占据市场的55.3%,WHO却预测该国吸烟率将在2025年上升至30%,而采纳减害政策的瑞典,其吸烟率已降至5%。
CAPHRA及相关人士强调,监管电子烟的关键不在于全面禁止,而在于制定合理、可执行的管理框架,使减害产品在控烟政策中扮演积极角色,同时防范非法市场扩张和公共健康隐患的上升。
据其官网介绍,亚太烟草危害减少倡导者联盟 (CAPHRA) 是由烟草危害减少倡导者及其各自在亚太地区的组织组成的联盟。主要使命和目标是教育、倡导并维护成年替代尼古丁消费者获取和使用减少烟草危害产品的权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