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厂编辑到创业人,老钱的烟事人生

2025-06-03 香烟资讯 7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烟厂到了8月份就整整50年了。50年,半个世纪,半个百年,不算短暂,也不算太长。期间,涌现了许多人和事,令人难忘。有一位舞文弄墨的“笔杆子”,也就是老钱,他的故事平凡而精彩,有时让我感到难以平静。我花点时间,聊一聊他的故事吧。

老钱曾任《汉江烟草报》编辑。《汉江烟草报》,1986年城固雪茄烟厂二车间(原南郑烟厂,汉中卷烟厂二厂,今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卷烟厂)刊出《厂讯周刊》,属厂内简报。1991年1月,改为4开4版月报,由汉中卷烟二分厂办公室主办。1991年1月,改名为《汉江烟草》,为铅印半月报。西安书法家吴三大题写刊头。激光照排,胶版印刷。1992年元月,更名为《汉江烟草报》,西安书法家石宪章题写报头。1997年10月,《汉烟草报》改为汉中烟草集团公司机关报。1999年7月1日,该报又归汉中卷烟二厂主办。后来该报停办。老钱任编辑期间,他和同事们努力奋斗,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为中心,精心设计、编排,不断提高报纸质量,赢得了全厂职工的欢迎和厂内外各界人士及有关领导和行家的好评。1991年该报在全国首届烟草企业报展览评比中荣获三等奖。这里面包含着老钱的心血、智慧和汗水。

老钱写了一些报告文学(如《亿元管家》等等)、散文作品(如《童年鱼趣》、《乡村剪影》等等)。特别是散文作品,写得比较有特色。比如,《厂名颂》,里面写道:“注视着,注视着‘汉中卷烟厂二分厂’八个大字,在1991年12月的金风里,挂起来了,终于挂起!”“‘公主’飘香千万里,迎得厂名今日来。唱吧!舞吧!”“‘汉中卷烟厂二分厂’从此挂起来了,挂在了人们的胸前,挂在了大家的心扉,挂在了《烟草专卖法》的大典下,将随着‘公主’的步履,‘红玉’的光芒、‘秦乐’的旋律传播四方!将以新的步伐跨入一新的时代。”这篇文章,曾登载在《汉江烟草报》上,后来被收入《汉江烟草 厂庆特刊 汉中卷烟二厂建厂30周年》2005年8月18日上。

再比如,老钱写的散文《穿上厂服》,文中深情写道:“每天上班,都要穿上厂服。”“穿上厂服,你就是这个企业中的一分子,这个集体的一员。”“它是那样朴实和普通,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规范着人们的言行。它是一个企业的符号,走到哪,人们注视的眼光不仅仅是你,而是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兴衰荣辱,休戚与共,运行着同一个命运的轨迹。”“穿上厂服,就意味着承受一种责任,意味着共享一份快乐,意味着分担一个忧患。穿上厂服,就必须接受它的监督,它的促进,它的亲和力。它是一个扯不断的情结,将你、我、他……无论干部或工人、厂长或者门卫,一同凝集在企业的航船上,扬帆远行。”这篇文章,也曾登载在《汉江烟草报》上,后来被收入《汉江烟草 厂庆特刊 汉中卷烟二厂建厂30周年》2005年8月18日上。

老钱写的《烟叶的涅槃》,很有深情。其中写道:“我曾在烟厂呆过,在制丝车间的配叶台上干过活儿。”“配叶台上没有了烟叶,也就没有了配叶台的价值。配叶台上的烟叶日复一日地流淌着,烟叶来自产烟地四面八方。别看小小的配叶台,在中国神州的版图上同样维系着一个巨大的时空,生命的史诗。随便拣起一匹烟叶,将它皱缩的身体舒展,细细端详那褐黄色的叶片,叶片上络络由细到粗的筋脉,再由粗到细地融汇进叶片里,如黄色的土地,如山川的走向,如宇宙的星空,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当它们被制成烟丝,叨在人们嘴角吞云吐雾的时候,人们是否想到,那被吸进人体的,不正是一个生命毕其一生的精萃所付出的么!”“我在配叶台上得到的,就不仅是劳动之后的愉快,领一天上班的工资,更悟到了很多,很多。”这些文字让人过目难忘,拍案叫绝。

有意思的是,老钱后来离开了烟厂,办了一个公司。他在《我不在公司,就在去公司的路上》一文中写道:“命中没有别强求。实实在在地活着比什么都好。”他曾赠给我一本书《渐行渐知》,是他自己写的,让我很受感动。其实,生活是充满辩证法的,有失就有得,天无绝人之路。这儿的门关上了,那儿的窗也许就打开了。我祝福老钱好好活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45257.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记忆中的水窖

记忆中,云南宣威山区有很多水窖,特别在种烟又缺水的地方,水窖更是随处可见,多得数不胜数。水窖,这一古老的水利设施,在我们宣威烟区储...

香烟资讯 2025-06-26 1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