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华安县仙都村的景煌食杂店,一群留守儿童正专注地绘制手工画,这是福建省华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合“海丝新晟”终端发起的“店堂微光”公益课堂,也是农村小店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乡村教育的“解忧杂货铺”
2023年,华安县局(分公司)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华安县56%的农网终端周边存在留守儿童,34%的家庭无力承担课外教育。为此,华安县景煌食杂店等4家“海丝新晟”终端作为首批试点店堂根据店堂实际打造了“店堂微光”课堂,开设英语启蒙、手工绘画和音乐鉴赏等课程。“微光师资库”由职工家属、零售户及公益人士组成,累计服务留守儿童123人次。
华安县局(分公司)邀请公益教师为留守儿童上音乐鉴赏课。吴俊清摄
为更好的为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微力量”,华安县局(分公司)也在不断壮大师资库队伍,以孩子们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的课程和扩大覆盖面,做留守儿童成长的“点灯人”。
乡村生活的“万能工具箱”
骤雨突至时,菜农老陈冲进华安县陈亚淡食杂店,借用便民雨伞并喝上店主递的热茶。这个由华安县局(分公司)和零售户共同打造的便民服务点,为过往群众提供雨具、老花镜、急救药品等应急物品,已成为当地村民的“百宝屋”。
“农村便利服务与城市存在差距,我们想通过自己做的一点小事传递温暖。”店主郑亚敏笑着说道。现在“店内便民”在华安广大零售户中形成了连锁效应,“我们在村里开着这家小店,在做好小店经营的同时也应该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零售户詹永福说道。
乡愁味道的“云端中转站”
华安县金丽干果店在升级为“海丝新晟”后,华安县局(分公司)营销人员指导店主陈在江在店内设置农产品专柜并进行自媒体营销培训。店主探索“卷烟+农特品”跨界营销模式,每年助农增收70余万元。
零售户陈在江(左)正在为顾客推荐华安农特产品。吴俊清摄
从公益课堂的读书声,到便民角的热茶,再到乡愁快递的面单,华安县局(分公司)将继续携手零售户,深化“暖心角色”内涵,以微小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