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入库完成,尾号'SR4XPRP3J'丝束已同步至车间丝束实物管理系统。”在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卷烟厂卷包车间,操作工鲍振宇正手持PDA设备熟练扫描丝束包二维码,系统界面随即弹出完整的入库信息。这意味着宁波卷烟厂卷包车间“丝束实物管理数字化系统”成功上线运行,丝束从外部供应到生产一线达到全链路数据贯通,实现了丝束全流程高效追踪与透明化管理,赋能车间辅料精准管控。
此前,丝束管理依赖人工台账记录,来料及库存管理均采取人工记录核对的方式,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收”“存”不清、不易追溯的情况。“一包丝束流转多人,稍不留神就成了‘糊涂账’。”班组统计员马丹妮坦言。
转机始于一场数字化突围。卷包车间青年科技沙龙团队以轻流低代码平台为技术底座,快速搭建起适配车间需求的数字化应用系统。该系统以“一包一码”为核心,通过识别每包丝束的“数字身份证”——唯一行业二维码标识,打通入库、仓储、领用、消耗全流程数据链。技术路径上,团队创新采用“低代码+模块化”开发模式:即通过轻流平台快速搭建基础框架,再针对车间实际需求嵌入定制化功能模块实现技术落地。系统主要开发人员倪荣解释:“低代码模块化开发就像拼装积木,我们根据丝束流转的几个关键节点,快速搭建出丝束入库、丝束库存、丝束盘库三大业务模块,集成15项关键信息数据。”
图为系统开发主要成员倪荣(左一)指导青年员工进行丝束包二维码扫描操作。
新系统运行模式下,丝束到货后扫码即可快速录入信息,数据实时同步轻流平台,库存状态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呈现。同时,数据采集涵盖二维码标识、生产厂商、操作人员等全要素信息,实现丝束管理从单一数量重量统计向全要素精细化管控的跨越。不仅如此,每包丝束的“数字身份证”完整记录从入库到消耗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可视化追溯链条,帮助团队逆向定位问题源头,精准排查潜在风险。这种全流程透明化管理模式,犹如嵌入生产体系的“数字管家”,通过数据留痕规范各环节作业,推动形成“操作有依据、过程可追溯、改进有方向”的良性循环。
未来,浙江中烟宁波卷烟厂将以此次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持续深挖数据价值,拓展技术应用边界,让数字化成果赋能更多生产环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