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同乐村,面对汛期的洪水侵袭、木结构村寨的防火隐忧以及山区生活的种种不便,定点帮扶单位柳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始终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以扎实的行动织密安全防护网,为侗乡振兴铺就平安幸福的基石。
闻“汛”而动筑屏障
六月汛期,苗江河水暴涨,咆哮着漫过堤岸,汹涌灌入同乐村同乐屯的低洼地带。浑浊的洪水迅速淹没了部分一楼民宅,情况危急。
柳州烟草驻村队员韦宇雄闻汛而动,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第一时间蹚着过膝的积水冲向险境。肩扛手抬,争分夺秒地帮助受灾村民转移沉重的电器、粮食等生活物资。呼喊声、水流声、物品碰撞声在洪水中交织,谱写着分秒必争的救援篇章。最终,5户受灾村民的主要家当全部被安全转移到高处。
图为柳州烟草驻同乐村工作队员韦宇雄帮助受灾村民转移生活物资。兰曲妮 摄
看着堆放在安全地带的粮食和家电,同乐屯村民黄家能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紧紧拉住浑身湿透的韦宇雄的手,激动地说:“宇雄,多亏了你们啊!要不是你们来得快,我这些家当可就‘挨泡水’了!有你们在,洪水再猛,我这心里也踏实!”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是柳州烟草驻村工作队防汛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早在汛期来临之前,他们的身影就活跃在苗江河畔。在同乐村三转屯,针对易涝堤坝,柳州烟草出资加固了篮球场旁的关键堤岸。如今,洪水奔涌,洪水被拦截在这道屏障外,这道坚实的堤防,默默守护着家园的安全。
而在依山而建的同乐村瓦寨屯,地势陡峭、排水设施薄弱,强降雨常致雨水漫溢冲刷房屋,陡坡处塌方隐患突出。柳州烟草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精准修建了3条关键排水沟。这些“安心渠”有效疏通了湍急的水流,显著缓解了内涝压力,大大降低了地质灾害风险,为半山腰的村民筑起了安全屏障。
图为加固河岸堤坝现场。韦宇雄供图
消“危”除患保通畅
同乐村新寨屯的戏台,是村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然而,连接村道与戏台的陡峭台阶巷道,因长期缺少护栏,成了村民,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们心中的一道“坎”。
“以前去弹琵琶、唱民谣,晚上散场人多的时候,走这台阶,心都提到嗓子眼,生怕后面人一挤,或者自己脚一滑摔倒。”村民龙甫新文回忆道。
柳州烟草知悉这一安全隐患后,迅速行动,秉持“安全无小事,隐患必除”的理念,专项投入实施改造。通过在巷道两侧精准施工,安装固定基座,焊接立柱支架,崭新的镀锌钢管安全防护栏很快拔地而起。护栏完工后,龙甫新文老人扶着光滑牢固的护栏,一步步稳稳走下台阶,说道:“这下好了,看戏不怕摔,走路不心慌!柳州烟草真是办了件大好事!”
同样迎来蜕变的还有同乐村平溪屯。村中一条年久失修、坑洼泥泞的狭窄土路,竟是村内至关重要的“防火通道”,不仅日常行走困难,更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
在柳州烟草的帮扶下,昔日狭窄泥泞的土路,被平整坚固的水泥路取代。更令人欣喜的是,这条路不仅解决了安全通行问题,更将篮球场、戏台、鼓楼等村内核心文化场所顺畅连接起来,形成了同乐村大型文化活动的集中区域,极大方便了村民生活。
针对同乐村木质房屋集中、依山而建的特点,柳州烟草还协助村委精心打造“预防+整治”安全治理体系:联合开展“敲门行动”消除安全隐患13处;参与地质灾害排查,设置警示标识15处;组织森林防火巡查107次。一张越织越密的安全防护网,稳稳托起了侗寨百姓的安心生活。
铺“路”引水解民忧
安全,不仅在于抵御大灾,更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安稳之中。柳州烟草深谙此理,其调研组的足迹遍布同乐村的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
“去茶园的山路,晴天还好,一到雨天就泥泞难行,背东西上下山时提心吊胆,我还曾差点摔倒咧。”村民覃锦义的担忧,道出了靠山吃饭村民的心声。柳州烟草闻讯,迅速组织人员上山实地勘察。不久,崎岖的山路开始了“改头换面”。据统计,柳州烟草为村中修建、硬化了这样的山路10余公里。
图为修建、硬化进出茶园的山路。 韦宇雄 供图
当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蜿蜒伸向油茶园和茶园时,最高兴的莫过于村里的种植户们。如今,他们可以骑着电动三轮车,轻松往返于山路之上。“瞧瞧!现在拉肥料上山、运茶籽下山,又快又稳当!下雨天也不怕滑倒摔跤了,产业路、安全路都有了,心里那叫一个踏实!”
饮水安全,同样是民生大事。为保障同乐村村民喝上安全、卫生、充足的放心水,柳州烟草积极落实饮水工程。面对苗山深处的复杂地理条件,他们克服困难,系统规划,铺设管网,成功将高山深处洁净的泉水引入家家户户,让“放心水”流进村民的日常生活。
如今,走在同乐村,硬化的防火通道上孩子们追逐嬉戏的笑声格外清脆,新建的护栏旁老人们悠闲交谈的话语分外祥和,山间的水泥路上满载着丰收希望的车辆往来穿梭,家家户户的清水灶台升腾起幸福生活的袅袅炊烟。
这交织在侗寨里的平安笑声,正是对柳州烟草倾情付出最温暖、最动听的回应。安全,已深深融入同乐村的血脉,成为这片土地最温暖的底色。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