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宿州烟草物流中心,一场关于“人”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以“竞、闯、家、安”四维文化为引擎的班组建设新模式,实现了近三年累计斩获国家实用性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7项,件烟翻转时间缩短至5秒,分拣效率提升5%,安全生产零事故,用硬核数据诠释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宿州答案”。
“ 竞 ” 文化, 人才培育 “ 登云梯 ”
“倒车,转向,精准入筐!”随着哨声响起,宿州烟草叉车工张丙浩操控机械臂完成高难度投篮,在多达40支参赛队伍的2024年华东区域叉车竞赛中助团队夺得季军。这场胜利的背后,是班组“阶梯式”培养体系的支撑:老技师王健军独创“三维训练法”,将叉车操作分解为18个标准化动作,手把手带出2名技术能手。
通过“师带徒”“结对子”“技能擂台”等机制,宿州烟草物流班组近年来培育出省级行业技术标兵10人;市级劳模1人,并成长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誉墙上,宿州市工人先锋号、全省行业精益物流工作先进集体等牌匾,见证着“比学赶超”文化激发的澎湃动能。
图为安徽宿州烟草物流中心叉车员王保军日常训练现场
“ 闯 ” 文化,技术攻坚 “ 开山刃 ”
在挂满专利证书和荣誉奖牌的创新工作室里,分拣班组的曹工正调试着最新研发的以太网桥连天线。两年前,分拣线上的件烟翻转投料机构成为提升效率的“拦路虎”,如今机械臂5秒自动完成翻转识别,效率提升的背后是班组“闯”文化的硬核支撑,激励班组成员有“闯劲”、做“闯将”、善“闯关”。这支团队近三年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仓储班组运用光电对射检测传感原理,创新设计“入库计数装置”,有效避免了重复和无效搬运;机修班组改造补烟小车通讯网络,提升了生产信号传播质量,分拣效率提高5%;送货班组参与研发“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车辆在加油、保养、维修等方面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
“春光不负耕耘者,秋实终酬奋斗人”。仅在2024年,宿州烟草物流中心就先后斩获1项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省级创新成果,1篇论文入选安徽烟草学术论文集,1项课题获全省系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成果在兄弟单位推广应用,走出了一条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之路。
图为安徽宿州烟草物流中心机修班组人员抢修设备
“ 家 ” 文化,团队凝聚 “ 连心桥 ”
傍晚7点的分拣车间,62岁的退休分拣员牛师傅正在调试设备。“听说‘家里’忙,我这把老骨头还得发挥余热!”这位工龄近40年的老烟草人,主动在元春高峰生产期间返岗支援。
在宿州烟草,“班组即家”不是口号:每月“家长会”征集员工建议,激发主人翁精神;班组长定期家访帮助解决育儿、养老等生活难题,增强归属感,提升凝聚力;组织开展廉洁家访活动,详细询问职工家属家庭状况、社交关系、生活作风等情况,及时掌握员工及其家属的思想状态,延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触角,以架起“廉洁桥”,筑牢“廉政防线”。
这种“家”的温情化作生产力——仓储班组荣获全省烟草商业元春物流保障先锋团队,一名员工荣获宿州市职工文明家庭称号。
图为安徽宿州烟草物流中心仓储班组人员
“ 安 ” 文化,发展护航 “ 定盘星 ”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砸在皖北公路上噼啪作响。宿州烟草物流送货员老张紧握方向盘,车载终端突然响起提示音:“前方可能存在积水,建议绕行!”几乎同时,同班组老李的提醒:“张哥,慢点开,这雨邪乎!”老张咧嘴一笑:“放心,咱班组的‘防汛作战图’早标好路线了!”这充满烟火气的对话,正是宿烟物流“安”文化深植人心的缩影——在这里,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班组血液里的本能。
宿烟物流将安全防线前移至班组末梢,构建“物流-部门-班组-岗位”四级网格,形成“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的管理模式。网格内还配备“安全管家”,智能仓储火灾报警消防系统,可实现第一时间感知火灾隐患,并自动锁定灭火;送货车辆加装的疲劳监测系统,逮住打哈欠立刻播放提示语音,驾驶员们笑称:“这比十杯浓茶都管用!”
此外,针对暴雨、设备故障等突发风险,物流中心制定4类13项应急处置预案,班组常态化开展火灾逃生、车辆应急推演等实战演练,先后组织各类演练20余场,覆盖全员约1000人次。这套“人防+技防”组合拳创下多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班组的“小细胞”正守护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肌体”。
图为物流中心火灾应急演练现场
从竞技场到创新室,从机械轰鸣的车间到风雨兼程的送货路,宿州烟草用“文化基因”激活了基层班组的“细胞能量”。当“竞”的锐气、“家”的温情、“闯”的胆识、“安”的坚守交织成网,一幅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图景正在皖北大地徐徐展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