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口岸十八里海关大楼 /龚玲 摄
绿毯铺陈三万里,白云垂落九千重。
祖国正北方,亮丽内蒙古。4200余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20个对外开放口岸如明珠般串联,成为中国向北开放和向欧洲延伸的重要桥头堡。
内连八省、外接俄蒙、贯通欧亚,特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出入境条件,为内蒙古边境贸易、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让不法分子发现可乘之机。近年来,随着全国打假打私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境外制假走私离内蒙古越来越近,给内蒙古边境涉烟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这个拥有我国最多陆上口岸的省区,走访中俄、中蒙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看内蒙古边境涉烟监管的新作为——
01合力铸剑 守牢前沿阵地
“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坐落于我国“雄鸡版图”鸡冠处的满洲里口岸,处于中俄蒙三角地带。历经百年,口岸如今承担着中俄两国贸易65%的陆路运输任务,年验放中欧班列突破5000列,入境游客近百万人。
在满洲里公路口岸十八里海关关区,国境线穿行而过,蓝色房顶一侧是中国,橙色房顶一侧是俄罗斯。一辆辆货车、旅游专列经专门通道驶入关内。海关大楼三层入境大厅内,6个入境旅检通道全开,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身形壮硕的蒙古国人正安静有序过检入境。
然而,宁静秩序之下,难免暗流潜藏。“近年来,走私卷烟多以货车夹带或俄蒙人员‘蚂蚁搬家式’携带入境,监管难度大。”满洲里市烟草专卖局局长高志勇介绍,“假私烟一旦携带入境,不法分子采取多点藏匿、单线联系、隐蔽送货方式销售,烟草专卖执法人员进行线索摸排、证据固定,难度就更大了。”
将走私卷烟阻截在入境第一道关口至关重要。为此,近年来,满洲里市局持续加强与海关、边防管理大队等沟通协作,破解口岸涉烟监管难题。2024年3月,满洲里市局与满洲里海关缉私局、边防管理大队成立了“打击走私烟草专卖品联合办公室”,进一步筑牢涉烟监管防线。
“有了联合打私专职机构,便于沟通涉烟违法线索、聚焦案件难点进行分析研判。我们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案件移送、证据固定、协作配合等问题,加大了案件侦破力度。”满洲里市局副局长张锐说。
依托多部门协作机制和专职协作机构,满洲里市涉烟监管形成了“海关通关检、边防过境截、烟草入市查”的“三道防线”工作方法。在入境关口严格检查,依法处理超量携带卷烟问题,并加强对国门景区、十八里口岸、口岸免税店、机场货运、火车站及长途客运站等外籍人员经常出入重点场所的有效监管,最大限度防止走私卷烟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联合铸剑,铁拳护疆。今年1至5月,全市共查处涉烟违法案件72起,同比增长75.61%,其中假私烟案件56起,同比增长166.67%,查获假私烟47.73万支,同比增长2286.5%。
随着边境贸易飞速发展,满洲里这座口岸城市也因其独特的异域风情,成为内蒙古草原游的重要一站。旅游旺季将至,预计每天将有3万人次游客在满。市局专卖科科长鄂晓彬和队员们更加忙碌起来。
破解旅游旺季监管难问题,他们充分向全市卷烟零售户做好法律宣传,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开展清理整顿卷烟市场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氛围。“我们和边防管理大队紧密协作,借助他们的‘满疆红’群防群治11支专项队伍,将监管触角延伸到社区、快递网点、商超等,掌握涉烟违法线索。”鄂晓彬说。
独木难支,众擎易举。得益于相对成熟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在大量人流涌入前,满洲里市局已初步摸排掌握其他口岸入境走私烟流入线索,做好了迎战旅游旺季的准备。
02排除万难 打灭猖獗气焰
从满洲里口岸沿边境线向西1000多公里,是我国对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
这里的卷烟销售体量相比满洲里更小,但边境烟草专卖监管却面临更大压力。“二连浩特口岸接壤蒙古国,由于其经济欠发达,采取相对开放和宽松的政策,对烟草制品出境没有太多的限制性要求。”二连浩特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廉江介绍,疫情三年完全闭关,人货不通,通关后的贸易反弹式恢复,相伴而生的是走私贩私猖獗。
在二连浩特市局假私烟暂存库,记者看到来自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朝鲜等各国的走私卷烟及少量电子烟,按处置流程分类,几乎摆满了货架。“像这种绿色蒙古版‘卡比龙’,每盒合人民币七八十元,走私入境能卖160元以上。”市局专卖执法人员介绍。
蒙古国扎门乌德市与二连浩特市相距仅9公里,便利的通关条件、蒙方宽松的出境政策、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一批蒙古国“背包客”“水客”铤而走险,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走私外烟入境。分散化、隐蔽化的涉烟走私加之牵涉外籍人员管理,烟草专卖执法人员面临证据固定难、涉烟打击难等问题。
二连浩特市局专卖监管人员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深夜蹲守、凌晨出动,即便冬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气也不例外。“要有充分的耐心,在合适的时机出击,才能做到证据固定,为下一步联合执法打下基础。”专卖科科长田建丰说。
由于我方只有行政执法权,案件查办力有不逮,要想重拳出击,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协作。今年2月查获的赵某松非法经营烟草案,就是烟草、经侦及铁路公安三部门联合执法侦破的一起典型案件。联合办案组由93条走私烟切入,巡线深挖,共查获走私卷烟1159.5条、走私雪茄及加热不燃烧卷烟一批,并牵出一起走私狼牙、玉石的部督走私案。
孤帆难渡海,群舟破风浪。二连浩特市局在持续提升口岸专卖监管效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多部门联合协作机制,总结出“抓规律、抓情报、抓协作”的联合协作思路。
“抓规律,就是要了解假私烟在二连浩特市场出现的规律,同时也要了解跟协作方办案的规律。”田建丰介绍,“比如二连海关缉私分局人员力量也不足,主要精力集中在大要案侦破上。近年来,双方合作破获了‘9·04’‘YC-1’‘2·20’等一批涉烟走私重大案件。”
抓情报,即对外深化情报网建设,调动社会公众监督举报的积极性,并进一步加强情报数据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
在抓协作方面,二连浩特市局持续扩大联合执法阵地。特别是2024年,与缉私分局、市公安局分别建立“烟草专卖联合打私办公室”“烟草专卖治安办公室”,有效发挥其数据共享、联合办案的作用。今年,二连浩特市局又突破性地与锡林郭勒盟邮管局、边防边检部门签订合作协议,通过部门联合行动,在冷链物流、物流寄递环节走私烟打击,以及上头电子烟、空管烟打击上均取得“零的突破”。
“我们不是10个人在战斗,而是100多个人在战斗,要把多部门协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廉江形象地道出口岸涉烟监管的“制胜密码”,“下一步,要继续在技术导侦、情报挖掘上下功夫,争取实现监管新突破。”
前进不辍,挑战常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加速建设、中蒙经济合作区落地的背景下,新的监管难题又摆在面前,二连浩特市局正以积极行动和创新思维,努力谱写边境监管新篇章。
03系统施治 打开新的局面
利益驱使,走私难止;犯罪不绝,打击不断。从重点口岸情况来看,近年来,内蒙古边境涉烟监管把握“联合执法”这一关键,监管效能持续提高,打假打私水平明显提升。
但与内陆相比,边境涉烟监管更具复杂性。比如,在多部门协作过程中,与海关、边检边防部门“第一道防线”的协作至关重要;除了要与当地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沟通,部分权限制约及新的更大挑战还需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及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在查办手段上,由于涉外因素,也必须更为谨慎、规范,需更多借助科技手段、群众力量。
“边境涉烟监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近年来,面对东南亚国家生产假烟沿海北上、中亚国家卷烟制假扩散、境外制假走私离内蒙古越来越近的新形势,内蒙古区局不断增强危机感、强化责任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创新实践,努力在跨境打击和口岸综合治理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内蒙古区烟草专卖局副局长王福贵表示。
加强内外统筹,凝聚边境涉烟监管最大合力——
对内,成立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打假打私重点督导和情报研判两个专班,加强对全区打假打私工作的直接领导和统筹调度;针对口岸涉烟监管难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对外,主动融入自治区打假打私办、邮政业安全管理等打假打私领导机构,针对陆路口岸、物流寄递等重点区域环节,建立执法协作机制14项,同时积极构建和完善口岸城市联合打私专职机构。
强化情报导侦,提高边境涉烟监管效能——
联合公安厅、海关建立“烟草+公安”“烟草+海关”两个情报研判中心,加强案件串并、要素归集、合成作战、专案打击。增补联合情报研判工作机制,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增强情报产品输出和犯罪态势感知能力。主动融入6省(区)物流寄递涉烟情报研判工作体系,深挖细查,推动打击成果最大化。
深度运用“码上查烟”工具和“全网涉烟监测平台”小程序,加强烟草12313“码上举报”推广使用和举报奖励政策宣传,发动社会公众监督力量,最大限度拓宽涉烟违法线索来源。据悉,今年以来群众举报涉烟违法线索增加5倍多。
深化队伍建设,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变化不确定性——
针对内蒙古地域广阔、专卖执法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深化专卖机构岗位优化改革,增加基层专卖岗位编制418个,组建专职稽查、监管队伍,并定期开展专卖监管中队、稽查中队业绩大排名,激发专卖稽查监管新活力、凝聚新质战斗力。
责任在肩,勠力向前。在重点边境口岸烟草走私综合治理持续提质增效的牵引下,上半年全区非法烟草专卖品实物查获量实现历史新突破,其中查扣假私烟1447万支,同比增长344%;烟叶烟丝268吨,同比增长1645%,前两类主要涉案物品查获量同比增幅、查获总量各居全国前十,同时查获烟机、空管烟等在同期零的基础上实现大幅进位。
征途漫漫,上下求索。“我们将持续深化‘打防管控宣’一体化治理格局,下一步边境涉烟监管争取在捣毁境外制假窝点和抓捕境外主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坚决遏制境外制假走私入境扩散蔓延,筑牢祖国‘北疆防线’,为保障国家税收安全作出更大贡献!”采访最后,内蒙古区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张加成表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