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阳庞门村口的那棵大榆树,树干上还留着孩童时期项罗成刻下的歪扭划痕。1985年,当父亲把树苗栽进土里时,项罗成拽着父亲的衣角追问:“爹,种这树到底有啥用啊?”
四十年前,也就是庞门村口的榆树被栽下的这天,项家小卖部开始对外营业。
榆树下的心安
此时年幼的项罗成将信将疑,因为那时他家的小卖部,不过是间泥巴糊墙的土坯房。父亲的黄铜烟丝匣摆在木板柜最显眼的位置,“彩蝶”“春兰” 烟盒码得整整齐齐,算盘珠子被磨得发亮。每当有乡亲蹲在榆树荫下抽着旱烟唠家常,父亲总会与人念叨:“你看这树,枝繁叶茂的,咱的店就不愁没生意。”这说来也奇,也许是靠着村里人互帮衬,又或许真的是大榆树“显灵”,榆树小店生意还真就慢慢红火起来。项罗成看着父亲用算盘 “噼啪” 算完账,把皱巴巴的纸币塞进铁皮盒,再抬头望一眼浓密的树冠,渐渐就信了父亲的话。他开始学着父亲的样子,在树下支起棋盘和茶碗,当人来人往的烟圈在枝叶间缭绕时,他真的觉得有神仙在树影里看着这方天地。树影移动的速度,就是日子流淌的节奏,安稳得让人心安。这棵树,就这样和算盘的声响一起,成了项罗成一家人平淡生活里最坚实的依靠。
落叶下的困惑
日子过得飞快,不过二十来年的时间,榆树已经长得需两人合抱。可不知从哪年起,大榆树下的棋盘却不像当年那般的高朋满座。来往的年轻人揣着手机匆匆掠过,买包烟都嫌耽误刷短视频。儿子项佳大学放假回来,指着褪色的价目表皱眉:“爸,隔壁村超市都用扫码支付了,咱这账本上的字迹,连我都认不清。”项罗成蹲在树根上,看着满地枯黄的榆叶,心里憋得发慌。昨天夜里狂风大作,榆树断了根粗枝,砸在店门口的屋檐上。
数据里的 “真经”
就在父子俩对着日渐冷清的店铺发愁时,烟草公司客户经理小李的到来,像阵清风拨开了榆荫。这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绕着小店转了三圈:“项叔别慌,咱用新法子经营,小店也能做起大生意。”于是从那天起,定制烟柜取代了木板台,云 POS 系统顶替了老算盘,连货架都顺着树干的弧度重新排布。他看着儿子用扫码枪对着烟盒 “嘀嘀” 响,总觉得不如算盘珠子敲得实在。
可直到小李带着他参加培训,屏幕上清晰地跳出数据:“您看,这款烟在周边大车司机里特别受欢迎,咱把它摆在门口试试?”半个月后,晚归的司机果然循着灯光来买烟,父亲说的 “保佑”,其实是实打实的用心经营。他把老算盘擦干净,有仪式感地摆在新烟柜一角,现代扫码枪与老算盘的另类搭配倒显得莫名的和谐,新旧经营理念在此刻达成了和解。
树荫下的新生
小店渐渐有了起色,新零售的浪潮也刮到了庞门村。父子俩合计着加入烟草公司的 “豫见金叶”流通品牌便利店,看着重新规划的店铺图纸,项佳提议:“爸,要不把树砍了吧,能多出来不少空间。” 这话刚出口,项罗成心里陷入了两难,不砍确实碍事,可要真砍吧,还是有点舍不得。可当这个想法说给小李听时,小李不由分说的赶忙劝阻:“别啊项叔,这树可是独一份的特色,留着它,能吸引更多人来!”
就这样,在烟草公司的规划下,榆树周边架起了 “大榆树便民服务点” 的牌子,树下添了休憩长椅,快递代收点的货架挨着树干排开。孩子们来打印复习资料时,总爱摸着树皮数年轮;司机歇脚喝免费茶水时,会对着 “大榆树便利店” 的灯箱拍照。小店的生意真切地又红火了起来。
如今的项罗成,能熟练地用云 POS 查库存,跟乡亲聊起 “会员优惠” 头头是道。他仍爱在树下抽支烟,盘算着怎么把顾客的服务做得更周全。夕阳穿过叶隙,在豫见金叶的终端招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项罗成明白了,所谓 “树上的神仙”,不过是顺应时代的巧思,是三代人守着乡土的诚心。当老树盘结的根须遇上用心经营的养分,每片新叶的舒展,都是对项家人最好的回馈。
而那棵大榆树,从来都不是什么神仙的居所,却是乡村烟火气最忠实的见证者。和小店一起,在时代的浪潮中,正散发着新的生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