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回族风情揉进烟火日常里

2025-09-09 香烟资讯 8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微信图片_20250908174344_17_138.jpg

我叫沙淑玲,是甘肃平凉崆峒区广成路“桐桐商行”的店主,经营这家店快十五年了。这两年游客多起来,我这巴掌大的小店,也跟着沾了文旅的光,靠咱回族的特色物件和吃食,把生意做得有滋有味。

说起来,我的“转型”还是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点拨的。前年他来走访,指着我店里堆在角落的刺绣鞋垫说:“马大姐,您这手艺是宝贝啊,游客就爱这些带着民族味儿的东西。”这话点醒了我。咱回族人讲究“洁净”,刺绣、剪纸、手工糖茶都有讲究,为啥不把这些搬进店里呢?

我先从商品下手。原来店里主要卖烟酒副食,现在专门辟出半面墙做“民族特色区”。左边挂着我和村里姐妹绣的肚兜、荷包,上面的牡丹、新月图案都是老辈传下来的花样;右边摆着玻璃罐,装着自家炸的馓子、熬的八宝茶,罐口贴着红底黑字的回族谚语。有回一个上海游客盯着馓子看,我递过去一小把让他尝,他连说“比点心有嚼劲”,一下子买了十斤,说要带给亲戚。现在我每天早上炸两锅馓子,基本到晌午就卖光了。

微信图片_20250908174353_18_138.jpg

店铺装扮也得有那股子“回乡味儿”。我请人在墙上画了回族砖雕纹样,蓝白相间的配色看着就清爽。收银台后面挂着爷爷传下来的铜汤瓶,旁边摆着个小花架,种着薄荷和紫苏——这是泡八宝茶的配料,游客常指着问,我就趁机教他们怎么搭配:“抓一把春尖茶,放两颗红枣,再来点枸杞和桂圆,用沸水一冲,喝着甜丝丝的,解腻又暖胃。”

去年夏天,我琢磨着把自家的“手艺”亮出来。每周五上午,我搬个小桌在店门口做油香。发面时掺点牛奶,炸出来的油香金黄松软,透着淡淡的奶香。有次几个大学生围着看,我教他们用筷子翻油香,其中一个姑娘说:“阿姨,这油香像朵炸开的花,比网红糕点有温度。”现在好多游客专门赶在周五来,买上刚出锅的油香,再带两包手工糖茶,说要“把回族的早晨带回家”。

服务上,我也藏了点“小心思”。回族人迎客讲究“先递茶”,我在店角摆了张矮桌,游客进来先请喝杯盖碗茶,聊聊崆峒山的景致,说说回族的礼仪。有回一对老夫妻来买烟,老爷子对墙上的回族剪纸感兴趣,我赶紧找出压箱底的《古兰经》纹样剪纸,告诉他们这是咱回族人对“平安”的祈愿。老爷子当即买下三幅,说要挂在书房当念想。

现在我还学会了用手机“吆喝”。客户经理帮我申请了短视频账号,我姑娘教我拍炸油香的过程,配着咱回族的“花儿”民歌,没想到火了。有个西安的游客刷到视频,特意绕路来店里,说就想尝尝“视频里会开花的油香”。我还搞了个“预订服务”,游客提前一天微信留言,我就备好新鲜的馓子和糖茶,等他们来取。

微信图片_20250908174356_19_138.jpg

其实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得有“根”。咱回族的风情,不在花哨的噱头里,而在绣鞋垫时的一针一线,炸油香时的火候拿捏,递盖碗茶时的那句“慢用”里。现在店里每月能多赚两千多,更重要的是,看着游客捧着咱的民族物件笑盈盈的样子,我打心底里觉得,这不仅是赚钱,更是把咱的文化,揉进了更多人的烟火日常里。

往后,我打算再学几样回族小吃,把隔壁的小间租下来,摆上炕桌,让游客能坐着喝茶、尝油香。咱回族人常说:“日子要像盖碗茶,层次分明才够味”,我这小店的日子,也正往浓处熬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5007.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今日公布!进口烟售卖中心“桃开连理”

进口烟售卖中心桃开连理今日揭幕沪上烟民再添新去处沪上烟民们注意啦近日一家名为桃开连理的进口烟售卖中心在上海揭开了神秘面纱为追求独特...

香烟资讯 2025-09-29 30 0

内幕!广东烟批发联系方式“盲人瞎马”

广东烟批发行业暗流涌动盲人瞎马式乱象引关注近日关于广东烟草批发行业的讨论甚嚣尘上其中盲人瞎马一词频频出现引发了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广...

香烟资讯 2025-09-29 1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