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烟”去哪儿了?“心灵手巧”背后的灰色链条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控烟力度加大,以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洋烟”似乎成了不少烟民口中的“稀罕物”。 那么,这些原本在正规渠道售卖的外国香烟,如今都流向了哪里?除了免税店,还有哪些隐秘的渠道在满足着一部分人的需求?
“扫货”与“代购”:最初的“正规军”
早些年,出国旅游、留学的人们总会捎带一些外国香烟回来。一方面是满足自己的烟瘾,另一方面,也成为了亲朋好友间的一种“伴手礼”。“那时候出国一趟,帮朋友带几条烟是常事,价格比国内便宜不少。”化名王先生回忆道。 这种“人肉代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一部分消费者对外国香烟的需求。 然而,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以及海关监管的日益严格,这种“人肉代购”的空间越来越小。
“另辟蹊径”:微商与电商平台的“擦边球”
在“人肉代购”受到限制后,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开始在微商、电商平台寻找机会。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绕过平台的监管,售卖外国香烟。
“我之前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卖‘日免’‘韩免’的香烟,说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价格确实比免税店便宜不少。”化名李女士说道,“但是真假难辨,也不知道来源是否正规,抽了几次就不敢买了。”
这些微商通常会打着“海外代购”、“朋友代发”的旗号,吸引顾客。而一些电商平台上的商家,则会利用关键词的变异,比如将“香烟”改为“香薰”、“烟丝”等,来规避平台的监管。
“暗流涌动”:实体店里的“秘密角落”
除了线上渠道,一些实体店也成为了外国香烟的“避风港”。 尤其是在一些旅游城市、口岸城市,一些小型的烟酒店里,常常会隐藏着一些“秘密角落”。
“有些店老板会偷偷摸摸地问你,‘要不要点特别的?’然后从柜子底下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都是各种外国香烟的图片和价格。”化名张先生透露,“这些烟的来源就比较复杂了,有的是走私的,有的是免税店流出的,甚至还有一些是假冒伪劣产品。”
“灰色地带”:走私与假冒的风险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这些非正规渠道售卖的外国香烟,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这些香烟的来源无法保证,很可能是走私的,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这些香烟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很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有些假烟做得太逼真了,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他们会用劣质的烟丝,甚至是一些有害物质来冒充,成本非常低,利润却很高。”
“监管升级”:打击非法烟草刻不容缓
近些年来,国家对非法烟草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海关、烟草专卖局等部门加强了对走私、贩卖假烟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然而,由于利益的驱使,以及监管的难度,非法烟草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要彻底杜绝这一现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电商平台、微商等新兴渠道的监管,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销售非法烟草的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实体店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走私烟、假烟等行为。同时,也需要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来源不明的外国香烟。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净化烟草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
【来源:农民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