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进入到中秋国庆假期。
在经历漫长的几个月销售淡季之后,随着中秋国庆的到来,正式宣告「淡季」结束,中秋国庆在全年消费中是仅次于元旦春节的时间窗口,「金秋银十」具有兜底与拉高、承前与启后的多重意义。尤其考虑到全年目标进度还绷得比较紧、来不得半点松懈的实际,中秋国庆节日消费抓得实、抓得住,既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合理进度、保持均衡节奏,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更有利于为后期调状态优结构创造机会,进而为跨周期调节打足提前量,争取更多主动。
相比于往年,今年的假期有很多看点,也有更多期待。一是时间更长,整整8 天,会安排的甚至可以排出 10 来天的超长假期,时间长了,闲着也是闲着,自然会考虑更多的假期安排;二是国庆节叠加上中秋节,而且中秋节在假期后段,今年中秋团圆聚会不仅有更加充裕的时间,也很方便来计划安排,有望在假期后段掀起新的消费热度;三是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很多激励消费的政策举措,对于调动节日消费氛围发挥出非常关键作用,定向补贴的消费项目会更集中更活跃;四是新消费场景、新消费需求不断地成熟起来,疫情过后户外、露营、野餐、徒步等兴趣习惯带来了更多新的活跃度很高、成长性很好的消费场景、消费需求,预计今年中秋国庆会延续这样的热度并释放对应的、相当的消费需求。
短期而言,这是需要紧紧抓住的销售时机。更长远看,则是新条例实施后,如何接入新场景、拓展新消费、连接新群体。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尽管节日消费确实不复过往的热闹,我们也逐渐习惯了旺季不旺,但节日的重要性,节礼的重要性,是没有变的,或者说,不应该变的。这是国情民情、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也是抓住消费、满足需求所决定的,同时节日对于品牌培育、新品宣传、引导消费等等方方面面、各个环节,也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仍然是值得且应该紧紧抓住的难得时机。现在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为节礼营销注入新的内涵和意义,该传承的传承,该改进的改进,该我把它理解为「重节在礼看状态」。
重节的重,第一个层面是重视节日。节日是集体文化符号,自带流量和情感共鸣,天然具有热度和吸引力。开展节日营销,不仅能将品牌自身与节日意义绑定——如春节的团圆、情人节的浪漫、母亲节的温馨、 中秋节的思念——让消费者在特定时间自然联想到品牌,加深记忆:也是品牌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传递价值、拓展市场的重要契机,借助节日热度、开展节日营销,能够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第二个层面,是重在节日氛围。一方面我们主张尊重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节味儿淡了,特定的节礼仪式和「节日必备」都不再受宠,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尤其那些固化的习俗不感兴趣,类似于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这些年都是「王小二过年」。也正因为此,现在节礼营销的难点和关键在于节日氛围的营造与参与上,从追求显性的即时的销售结果到注重潜在的长效的氛围营造,既要以变应变,积极顺应社会习俗、消费习惯的变化,也要主动作为,不能固守既有经验和习惯,又或者游离于节日氛围之外。
礼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节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节庆送礼之俗,已经绵延了数千年。古人以物寄托情思、以物表达心意、以物敬奉天地、以物追思祖先。甲骨文中的「礼」字,其造型就是在祭祀时使用的礼器「豆」里放置祭品,表示对天地、祖先虔诚的礼敬与供献,而丰盛的祭品又逐渐衍生出「物」的含义,慢慢地就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馈赠亲朋的礼物。这样的习俗传承,绝非简单的礼物交换,而是融合了伦理道德、社会关系、宗教祭祀和情感表达的文化体系。
节礼不分家,礼的仪式感是必要的,维持礼的仪式感也是必要的。与节的氛围营造、热度保持相比,礼的挑战,首要是纠偏,改变过于强调价格高低,用价格固化价值,缺乏情感承载和情绪沟通,把礼的意义绝对化、庸俗化,在这个基础上,同样需要重新定义礼的内涵和意义,更多承载情感,以情入礼、化情为礼,升华礼的仪式感;更多重视分享,「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是非常朴素的情感,也是难得的品牌机会;更多体现在新场景,就像前面提到的,包括户外、露营、野餐等场景都提供新的消费机会。
相比于过去节礼营销更多关注销售结果,更多追求增加销量、提升结构,今天的市场形势、需求变化决定了——不是结果不重要,而是增加销量、提升结构没那么容易,而且节日期间的增长需要时间消化,往往有不少的后遗症——需要从之前的吹糠见米到现在的事倍功半,也正因为此,除了节日氛围的营造,节礼营销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提振状态。
在好状态的『三重标准』中,我和朋友们讨论过,市场有秩序是基础,品牌有活力是关键,客户有信心是根本。在节日期间,始终保持打私打假高压态势、有效净化市场,这是较平时更不能放松的要求。借助节日销售时机,提升品牌活力是眼下的当务之急,特别是激发高端产品和新产品、次新品的活跃度,以品牌带动市场整体的回暖向好;另一方面,则是客户信心的提振,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动起来、活起来,这就需要坚持从把烟卖给零售客户切换到帮助零售客户卖烟,共同围绕拓展消费做文章,也需要坚持不能把节日作为压货、移库的理由,不能把压力和困难转移给零售客户。在这个意义上,节礼营销本身也是拓展营销网建内涵的重要契机,倒逼我们更好地服务市场、服务消费者。
归纳起来,在大周期面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可能。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