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来,许多零售户来到政务服务大厅,战战兢兢质询工作人员:最近天天收到短信,提醒营业执照异常,面临注销,烟草证即将到期,要求持证人按短信提示办理,逾期后果自负。“这是电信诈骗,不要理会,不要乱点,不要转账。”工作人员当面提醒,零售客户恍然大悟。
提起电信诈骗,国家重拳出击,老百姓拍手称快。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反电诈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免受经济损失。当前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得以有效遏制,但并未绝迹。许多零售户不知不觉中了骗子“圈套”,等转账付款被对方“拉黑”后,才知上当受骗,后悔莫及。
一、零售户轻信电信诈骗的主要原因
零售户都是个体工商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整天忙于生意,反电诈意识淡薄,加之零售户的营业执照信息通过企查查、天眼平台均能查到,所以信息容易获取,被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风险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信息易泄露。个体工商户在注册登记、日常经营等过程中,会向多个部门和机构提供营业执照等信息,一旦这些信息保管不善或被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就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一些非法渠道会售卖包含个体工商户信息的资料,使得诈骗分子能够轻易获取大量潜在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二是利用商户认知不足。很多个体工商户对营业执照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了解有限,不清楚正常的执照更新、换证等流程,容易被诈骗分子以“执照失效”“需重新办理”等虚假理由误导。部分商户可能因忙于经营,忽视了对营业执照相关信息的关注和学习,对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较弱,难以第一时间辨别诈骗信息的真伪。
三是诈骗手段隐蔽多样。诈骗分子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段,如假冒工商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发短信,或通过伪造官方网站、APP等方式,以“营业执照失效需处理”为由,诱导个体工商户点击链接、填写信息或转账汇款。这些诈骗手段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部分诈骗信息还会利用一些热点政策或法规变化来增加可信度,让商户更容易上当受骗。
四是商户重视程度高。营业执照是个体工商户合法经营的重要凭证,商户对其非常重视,一旦听到与营业执照失效相关的消息,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进而在未充分核实的情况下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操作。商户担心营业执照失效会影响正常经营,这种心理被诈骗分子利用,导致他们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而落入诈骗陷阱。
二、针对零售户诈骗的主要“伎俩”
近年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花样多、手段新,可谓防不胜防。但再高明的诈骗“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是骗钱。目前针对零售户的诈骗相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冒充类诈骗。冒充“市场监管局”“税务局”“银行客服”等来电,以证照、税务、银行卡等问题,要求零售户提供账户信息、验证码或转账。
二是虚假订单与交易诈骗。陌生人以大额订单为诱饵或提供紧俏货源为由,诱骗零售户提前支付“定金”或提供账户信息。
三是“钓鱼”链接与虚假网站。向零售户发送“订单异常”“账户升级”等短信,附带可疑链接。诱骗零售户点击链接,引诱零售户上钩,一步一个圈套,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四是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以“涉嫌违法”“账户冻结”为由,威胁零售户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三、零售户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途径
个体工商户在日常经营中面临较高的电信诈骗风险,尤其是涉及资金交易、客户沟通等环节。
一要学习反诈知识。通过参加烟草局组织的培训、讲座,阅读宣传资料,观看反诈视频等方式,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烟草执法人员、客服退款、中奖诈骗等。及时关注烟草专卖局、银行等官方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和通知方式,避免因不熟悉正规流程而被诈骗分子误导。
二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在接到自称是烟草部门、银行或其他机构的电话时,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网上交易或登录涉及个人信息的账户。避免在社交媒体、交易平台公开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店铺招牌、宣传单等若需留联系方式,可使用虚拟号码或客服专用号。
三要规范财务操作流程。谨慎处理各类信息和交易,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尤其是涉及烟草证延续、积分兑换等内容的链接。如果收到此类短信,可直接联系当地烟草专卖局核实。在进行卷烟订购、资金转账等操作时,务必仔细核对交易信息,确认收款方账号、名称等准确无误。对于异常的交易请求或要求提前付款的情况,要保持警惕并及时核实。大额转账需多人确认,避免单人操作。使用对公账户收款,拒绝通过个人账户接收客户款项。延迟到账功能,开通银行转账的“延迟到账”功能,发现异常可及时撤销。警惕异常交易,突然出现的“大客户”要求频繁小额测试转账,可能是骗子在试探账户安全性。另外,心理方面也要注意,骗子可能会制造紧迫感,比如威胁账户会被冻结,催促立即转账,这时候要冷静,不要被情绪左右,多和同事或朋友商量。
四要利用技术工具防范。卷烟零售户应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相关预警功能,及时识别和防范诈骗电话、短信等。关注官方公众号:关注当地反诈中心、烟草专卖局等官方公众号,及时获取反诈资讯和预警信息。启用反诈服务,开通银行短信提醒、微信支付风控功能,实时监控账户变动。拦截可疑来电和短信。所有交易保留书面合同、发票或聊天记录,作为后续维权证据。
五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协作。加入零售客户诚信互助小组,与其他零售户交流防诈骗经验,分享遇到的可疑情况或诈骗案例,共同提高防范意识。遇到可疑情况或不确定的信息,及时向烟草专卖局、银行、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咨询。如果发现自己遭遇电信诈骗,要立即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以便警方及时开展调查和追赃工作。
四、零售户遭遇电信诈骗怎么办?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零售户如果发现被电信诈骗,应立即联系开户银行,紧急冻结相关账户,有效阻断资金进一步外流的风险。同时,迅速拨打110报警电话,清晰、准确地向警方说明受骗经过,积极配合调查。在报警时,提供详尽的证据材料,如转账记录、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这些信息对于案件的侦破及后续处理至关重要。
此外,零售户还应及时与同行交流或向行业协会寻求帮助,借助集体力量和行业资源,共同分析诈骗手段、制定防范策略,以最大限度降低诈骗事件造成的损失与影响。
为从源头上防范电信诈骗,零售户还应养成定期查看警方、银行发布的诈骗预警信息的习惯,及时了解最新诈骗手法和防范要点。同时,积极参与商户互助群,与同行分享交流实际遇到的骗局案例,共同积累防范经验,提升整体防范能力。
总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尽管电信诈骗手段高明花样翻新,但只要零售户思想重视,提高警惕,正确预防,电信诈骗就无法得逞,相信通过反电诈相关知识的普及,零售户的反诈意识会越来越强,也希望相关部门切实加大反电诈宣传力度,让零售户远离垃圾短信,识别电信诈骗,不上当,不受损失,安全经营每一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