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卷烟厂今年8月将迎来建厂50周年。50年来,在上级党组织和历届厂党委的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矢志不渝,艰苦创业,把企业从一个手工作坊逐步发展为现代卷烟制造工厂,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这个厂一步步发展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涌现了一些英雄人物,老罗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其烟草风采很有魅力,值得说一说。
老罗1990年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原航空工业系统某厂机动处工作。身为电气专业毕业生的他,很快掌握了瑞士磨床、电火花和多种型号的数控机床等精密机械加工技术,迅速进入角色,查找资料、排除故障、安装电子线路。很快,他便成为设备维修主力,小改小革行家,并被评为电气工程师。
1993年,烟厂“八五”技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技术人员时,他在近百位竞聘人员中脱颖而出,进入烟草行业工作。负责仿COMAS制丝线电气自控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凭着深厚技术功底和管理能力,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当了车间电控维修组组长。1997年,被厂部聘任为制丝车间副主任后,不再局限于掌握电气自控系统,更多地着眼于车间的全局管理,为企业生产贡献力量。
2001年底,老罗被调到动力车间主持工作,很快掌握变配电系统,积极钻研锅炉、空压、空调、供水等系统。在掌握各系统原理、结构的基础上,对用水、用煤等多个环节进行小改小革,动态调控,精心管理,使各项能源稳定、安全供应,能耗指标大幅下降。2004年,老罗主持了3*20T硫化床燃煤锅炉技术改造,环保节能,使煤耗和SO2排量大幅下降,确保了能源供应。
2006年初,老罗被厂党委任命为基建技改办主任。从立项、论证、设计、基建、设备选型、运输、安装、调试、投产、验收、审计等一系列工作都制订了严谨、合理的时间节点,注意安全、质量、规范、严控投资,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常加班加点做方案,看现场,不断协调,不停研究,保证企业生产,付出了汗水、泪水和心血。
2007年5月,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十一五”主要技改项目奠基。老罗在办理环境、安全等报建手续的同时,又把主要精力用于审定与协调制丝、卷包、动力、物流、电气、信息等各专业具体项目技术方案中。2009年10月,烟厂技术改造项目投产运行,自有品牌和合作品牌顺利生产,能耗物耗大幅下降,生产能力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全达到设计目标。2011年5月26日,烟厂“十一五”技改项目通过了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的行业专家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总体竣工验收。老罗激动得泪流满面。
老罗用热血绘蓝图,在技改工作中严格规范管理,实现了项目建设质量优良,投资规模控制有效的管理目标,企业基础规划建设步入了高效、安全、规范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成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技改团队。老罗说:“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们依靠企业生存,理应促进企业发展,组织上既然信任我,我就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
老罗写了一些科技论文,先后在《机床电器》、《电世界》、《设备管理与维修》、《烟草科技》等杂志上发表。老罗写的《成绩凭数字 服务用真情——记五车间党员示范岗供水维修班》文章,曾登载在《汉江烟草 厂庆特刊 汉中卷烟二厂建厂30周年》2005年8月18日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曾管过烟厂烟草学会方面的工作,知道一些事情。记得老罗不顾工作忙碌,写了几篇论文,获得过陕西省烟草学会的表彰奖励。
有付出就有收获。老罗多次受到厂党委的表彰,并荣获南郑县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充满激情,全力以赴,平凡却不平庸,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