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鄂西利川的山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文斗镇堰塘村,农户们正忙着将马铃薯分拣、装筐、过磅,一辆辆载满“金豆豆”的货车驶出村庄,开往城市市场。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构成一幅热闹的秋收画卷。
分拣马铃薯。
“今年马铃薯产量特别高,多亏了驻村干部和村里帮忙找销路。”9月9日,堰塘村9组村民罗彪一边装车一边笑着说。他家今年收获的8000多斤马铃薯,已经全部销售一空,“土疙瘩”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红票子”。今年62岁的他,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好的收成。
据了解,得益于今年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堰塘村的马铃薯迎来了多年未有的丰收。但喜悦之余,销售难题也随之而来,传统的养猪用料以红薯、玉米、残次蔬菜为主,大量马铃薯积压家中无法“变现”,成了村民们心里的“石头”。
“我们紧盯村民急难愁盼,多方联系争取订单,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驻村第一书记蹇守超介绍,通过一系列推销举措,仅用一周时间就帮助村民销售了约1.5万斤马铃薯,让群众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马铃薯销售过磅。
秋收刚一启动,烟草驻村工作队便与村“两委”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召开小组长会议,逐户走访摸排,精准掌握每户马铃薯的产量和待销情况。同时,驻村工作队主动走进市场调研行情,了解价格走势,发动烟草职工以购代扶,积极协调城区超市、商铺签订供货协议,并与“利川山药恩施土豆综合加工中心”达成合作,以每斤0.80元的价格定点全额收购马铃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稳定销售、增收无忧。
“有驻村工作队帮我们推销,以后发展土特产更有底气了!”5组村民杨冬云感慨地说。她表示,当看到驻村干部这样贴心为老百姓打通销售渠道,心里特别踏实。
据蹇守超介绍,堰塘村马铃薯以其个大饱满、品质优良、口感香糯的特点,加之绿色健康、富含硒元素的特质,成为餐桌上的“香饽饽”深受市场欢迎,如今已是供不应求。目前每天的外销量保持在3000至5000斤,全村总产量预计超过20万斤,可在两个月内全部售完,不仅能为村民带来约20万元增收,更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马铃薯装车启运。
村党支部书记彭兴科表示,接下来堰塘村将继续拓展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方式,将推销范围从马铃薯延伸至辣椒、大豆、西红柿、南瓜等各类农产品,持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福祉,确保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